“四地”建设聚人气,“地瓜”经济引真金——浙商“地瓜经济”与浙青产业协作论坛在西宁成功举办
2023-07-24 13:53:27 世界浙商
7月21日,作为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分论坛之一的“浙商‘地瓜经济’与浙青产业协作论坛”在青海西宁隆重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雁云,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等领导出席论坛活动,与近300位专家学者、浙商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践行浙商‘地瓜经济’,赋能青海‘四地’建设”这一主题,共同探讨青海省重点产业的发展新机与浙青产业协作的未来前景。
长期以来,浙商企业秉承着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以韧为骨,以创为锋,成为了青海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浙江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雁云谈到,自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对口支援青海涉藏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浙青两省已成为协同发展、休戚与共的一家人。
“浙江省将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认真践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立足浙青两省实际,与青海省共同努力,紧扣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的发展布局,不断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和交流路径,加快推动两地资源互补、市场共建、信息共享、互惠共赢,全力以赴开创浙青两地产业协作新篇章。”张雁云说。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青洽会自举办以来已成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成效最佳的著名盛会。本届青洽会的主宾省是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经济活动最活跃,经济信息最富集,经济产业最多元的发达省份,浙江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做示范、勇争先的标杆风采,12万浙商、6000余家企业商户一直以来都是青海大地上最勤奋最典型的创业先锋。
刘主任对浙青今后携手并进的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衷心期望浙商青商高效联动,共同培育“地瓜经济”之根苗;二是衷心期望浙青两地共拓市场,共同壮大“地瓜经济”之藤蔓;三是衷心期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孕育“地瓜经济”之果实。
逐绿而行,“地瓜”藤蔓西延两千多公里在青海落地生根,焕发强大生命力。会上,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以《地瓜经济的浙江路径与青海启示》为题谈到自“地瓜经济”提出20年来,面对新市场与新空间、新机遇与新挑战,浙江始终在强藤蔓上下功夫,在链接世界上做功课,支撑“地瓜经济”更好地发展。兰院长从物理空间上链接“强”藤蔓、数字空间上链接“畅”藤蔓、组织化链接“织”藤蔓、规则链接“筑”藤蔓、“翻”藤反哺根块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瓜经济”的浙江路径。“只有不断地‘强’藤蔓,才会不断地结出‘好’地瓜。一切因链接而改变,强大的藤蔓链接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好的渠道。”兰院长如此总结道。
面对“地瓜经济”的青海展望,如何让浙青联结之藤茁壮成长,如何因地制宜结出青海特色之“瓜”?兰院长指出对口支援为浙江与青海的产业联结、重大项目引入、公共服务支持、人才交流互访等提供了广阔平台,为助力青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支持。
近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西州上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政策加力支持,地方发掘特色,企业趁势布局,如今海西已是一方改革发展的热土,一块投资创业的宝地。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董晋林在会上就海西州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有机农畜产业展开推介,引起在座浙商代表的热切关注。“海西现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有浙江‘地瓜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智慧的助力,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必将蔓延出新的藤蔓、结出高质量发展的硕果。热忱欢迎各界朋友走进海西州、了解柴达木。”董晋林向在座所有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青海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成为浙商企业投资青海的重中之重。盘石集团董事局主席田宁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数字经济行业的创业者,他重点关注浙江青海两省的数字经济应该如何对接,如何同频共振,如何协同发展?他提出,青海省是我国“东数西算”布局的重要区域,全年气候凉爽宜人,空气质量优良,具备发展大数据中心的优良环境,并且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90%,绿色可持续能源供电量占比超60%,具备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田宁为青海省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引进浙江省头部数字经济产业公司、组建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引入数字经济职业化人才,数实融合为青海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国天楹董事长特别助理、中国天楹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王纬也提出了他的见解,重力储能技术在青海省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结合青海省的自然资源优势,能够打造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建设无废城市、发展科技旅游、创立数据中心等。“中国天楹希望与青海省及海西州加强沟通,共同探讨重力储能在青海省以及海西州的应用场景及落地方式,为青海省和海西州打造生态高地、清洁能源高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等方面做出贡献。”王纬对未来合作提出美好期许。
投资青海,致力于将青海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德胧集团看得更远,投入更深,在广大投资者观望徘徊之时,德胧已将目光瞄准了青海乡村振兴,德胧集团调研与发展总经理周发龙观察到青海的文旅资源与公司的战略规划若合符节,他提出未来德胧将以青海生态资源为引爆点推开青海生态之窗,以乡村旅居为示范带推开青海乡村之窗,以共建共享为支撑面推开青海共赢之窗。
长期以来,广大浙商企业紧紧围绕青海推进产业“四地”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浙企、浙商、浙资优势,为青海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相信未来更多的浙商将探索青海的无限西部机遇,为“地瓜”茁壮成长输送养分,藤广根壮。
近年来,青海瞄准产业“四地”建设,厚植发展新动能,积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在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生态增汇、体制机制等方面挖潜创新,发展壮大优势绿色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如何扬长板,强“地瓜”,促进浙青合作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一话题,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的主持下,青海省工信厅副厅长何志,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张雄文,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庆洋,青海省浙江商会会长郑永建作为圆桌对话嘉宾展开了热烈探讨。嘉宾们从青海省和浙江省的发展优势长板切入,从政策支持、产业规划到先进技术、热点投资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与分享,进行了一场充满思辨色彩,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权威性的圆桌对话。
本次论坛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雁云,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同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对口办副主任骆方豪,青海省工信厅副厅长何志,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青海省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广君共同上台并启动“浙青产业协作联盟”,这标志着浙江与青海将在“四地”建设道路上携手共行,共谱发展新华章。资金在投入,项目在增加,产业在发展,一次次交流对话,一批批产业项目成为连接青海与浙江的真情纽带,每一任兢兢业业的援青干部、每一位披荆斩棘的浙商企业家用实干和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注入“浙江力量”,书写青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让这片西域高原开出经济繁花。
论坛之外,与会企业家们将开启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投资考察,走访考察西宁市、海东市尤其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新能源、盐湖化工、文旅、有机农畜、特色生物等重点产业项目,切身感受高原璀璨明珠的人文礼遇与发展潜力。
据悉,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由海西州人民政府、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海西州工信局、海西州支援合作办、《浙商》杂志共同承办。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王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