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行:一条瀑布跨两国 走进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

2024-01-16 12:46:16 世界浙商

编者按:一个月前,中越双方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在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西,要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这些年里,越来越多浙江人在广西工作生活,将生意从浙江做到广西再做到东盟,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新年伊始,记者奔赴中越边境,从那里的一条铁路、一个口岸、一座瀑布开启寻访,从一个个改变生活的故事里,寻找中越、浙桂之间的密切关联。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的交接处,流淌着一条归春河,以此为界,一侧是位于崇左市大新县境内的德天瀑布,另一侧是越南高平省的板约瀑布,两者如同“姐妹花”般亲密相连,形成了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群。

这里是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2023年9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启动为期一年的试运营。全国首个的开创性意义何在?一条跨越两国的瀑布,对中越合作、中国—东盟合作有何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

五分钟办证,一日游两国

1月中旬,潮新闻记者来到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

中国德天瀑布和越南板约瀑布全貌

爱看电视剧的人,能在这里找到《酒是故乡醇》和《花千骨》的拍摄场景。瀑布高70米、宽200米的,水势激荡、气势磅礴,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

元旦假期之后的普通工作日,景区仍然游人如织。游客或乘坐竹筏,或登上稻田咖啡时光集和观景台,从水陆空多角度欣赏两侧瀑布。

“刚刚游览完德天瀑布和板约瀑布,这里集诸多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宛如‘人在画中游’,还能一日游两国,太方便了。”来自江西的游客吴意说。“打卡”完中国的景区后,潮新闻记者也跟随旅游团体验了一下跨境游。

即便是“临时起意”,到越南旅游也很方便。首先,通过“中旅趣边关”小程序预约参团。然后,在“桂警通办”小程序申请跨境游,人脸识别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后,进行预约并填表。最后,持身份证仅用时五分钟,就能在中越(板约)跨境旅游合作区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好出入境通行证。而后跟随团队乘坐观光车到达德天瀑布景区,办理简单的通关手续,就能前往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去到越方景区“串门”游玩。

“试运营期间,我们实施预约组团、组团限量、限时跨境、团进团出、游览线路限定的管理模式,并且仅向持有中越两国护照、出入境通行证的游客开放。”大新县公安局出入境大队民警何颖琪表示,游客跨境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北京时间10点,下午15点后停止通关,17点前旅游团返回各自境内,每个旅游团在对方一侧游览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小时。

越南地接农氏白

自合作区试运营以来,“一日游两国”的新颖跨境旅游方式,吸引着不少中越游客尝鲜体验。自跨境旅游合作区成立以来,中旅德天越南语导游李菲菲几乎每天都在接待越南游客,尤其是在去年十月国庆假期,人流量处于高峰。“随着跨境游热度不断升温,一天游览两国的线路备受游客青睐。”从业多年的越南地接农氏白和李菲菲均表示,合作区试运营为中越两国旅游从业者注入了更多信心,“希望未来能向更多游客介绍两地文化,让他们在畅游山水的同时,赓续中越友谊。”

跨境旅游合作按下“加速键”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成立,历时7年。2015年11月,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的协定》,双方同意设立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2022年11月,中越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努力推动德天(板约)瀑布尽快面向两国游客试运营,打造跨境旅游和绿色旅游典范。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

“合作区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在中越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广西方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与越南高平省进行了多次会谈,在游客往来通道查验、游客出入合作区持用证件类型、购票等相关事宜进行多次磋商,并达成了一致意见,为合作区实现试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文旅局局长黄文香表示,试运营为期一年,主要是考虑到两国的合作运营需要磨合,需要通过试运营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正式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在四个月的试运营过程中,双方已解决了不少问题。游客体验感最强的,就是预约跨境游的审批时间缩短,“合作区试运营初期,中越双方游客均需提前三天预约才能跨境游,十分不便利。经过多方协商努力,并与越方多次沟通,目前已达成由原来需提前3天预约改为当天11点前预约便可于当天办理出入境通行证参团跨境游。”黄文香说。

在广西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谢柱军看来,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而基于这种天然优势实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则为文旅跨境合作提供各种可能。谢柱军说,制度创新体现在广西边检总站实施“预约组团、组团限量、限时跨境、团进团出、游览线路限定”的管理模式上,既方便旅客出入境,又做到了严密监管,提高了通关效率。

打造开放“试验田”,边境游持续升温

摊开中国地图,在绵长的边境线上,能找到很多风格迥异、特色不同的边境旅游景区。只要简单的申报审批,就能体会一次出国游玩的乐趣,这是边境游城市吸引人的原因。

在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互免签证开通后,坐船就可以往返中俄两国。不少俄罗斯人“组团”来黑河逛早市,品尝豆浆茶叶蛋,吃个早饭再回国,中国游客则跨境去俄罗斯买套娃、尝大列巴。

俄罗斯面孔出现在黑河早市。图源视觉中国

同样在东北,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的“一眼望三国”景点也是游客边境旅游打卡的目的地之一。眺望东方,可以看到朝鲜的豆满江市和俄罗斯的包德哥尔那亚。登上塔顶,则可远眺日本海和俄罗斯的山川。

如今,中国边境旅游已发展形成防城港、崇左、瑞丽、满洲里、黑河、西双版纳、延边等一批特色旅游城市。而在这些边境城市中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成为了旅游领域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此举不仅是支持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跨境旅游发展不断深化。

在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带动下,可以看到我国与越南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紧密。“通过促进双边以及多边人文交往,可以承担推动‘民心相通’的作用。”谢柱军告诉记者,跨境旅游对丰富两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带动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如今,跨境旅游合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中国(凭祥)-越南(文朗)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友谊跨境旅游合作区浦寨·新清先行区等一系列跨境旅游合作区也正在推进过程中。“可以预见,这些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对中越两国沿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会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谢柱军将其归纳为三点: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推动经贸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两国将会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跨境客货运力,加强跨境运输合作,从而使跨境交通运输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