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手记 | “中国人经济”来临

2024-04-15 14:04:25 世界浙商

3月19日,从杭州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两侧,金灿灿的油菜花绽放在稻田中央,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青山实业。

青山实业的大堂装修十分简洁明快,来自浙江温州的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项光达在大楼内等候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的专家和企业家们。这是《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浙商智库问道卓越浙商”的第一站,问道全球化的青山样本。

青山实业是中国最大民营钢企,也是全球最大镍矿企业,仅一家企业的镍出口量就占印尼总量的12%。

喜欢观看革命题材连续剧的项光达,是一位极其低调的浙商,即使是一些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也很少听说过这样一家“巨无霸”企业的发展情况。项光达向各位专家介绍了青山实业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青山实业国际化的宝贵经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依赖进口。以镍为例,中国储量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要用新的手法去有效使用镍矿资源。于是,项光达来到印尼,这个镍矿丰富的国家,并成为这个行业的全球第一。

这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与全球大企业相比,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青山并没有优势。“但是凭借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获得了成功。”项光达说。

项光达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只有企业获得成功,对手才会尊重你。“去海外办企业,你不能光靠外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能按照当地人的经营方法,而必须要用中国式的企业管理。但凡优秀企业,都必须把自己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对方身上。”项光达总结道。现在,许多国际巨头纷纷找青山合作。

“海外还有40年的发展红利。”项光达对国际市场的判断具有战略性,他认为,如同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发展红利一样,海外市场已经显示出庞大的需求,因此,中国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要抓紧“走出去”。

“青山最大的财富,就是国际化经验。几十年前,我们出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现在,我们去非洲、去阿根廷,就像去江苏、去福建一样简单。”项光达说,要想成为国际化企业,仅仅把货卖到全世界还不够,必须在海外设厂,再把产品卖给他们,否则会面临反倾销等诸多问题。而且非常严峻的问题是,海外不少国家对中国制造有一个路线图,即不久的将来如果未在当地建厂,企业将不会被列入战略合作。值得警醒的是,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产品将会被逐步替代,经过二三十年发展,海外制造的产业链将逐渐成形。

国际化是“地瓜经济”的必由之路,企业要把根留在国内,藤蔓伸向国外,汲取更多的养分和拓展更大的市场。项光达表示,未来要形成全世界的“中国人经济”,就像当年形成的“浙江人经济”一样,浙江人在省外创造的经济价值毫不逊色于省内。现在,像德国,海外有“两个德国”,像日本,海外有“一个日本”,这就是德国人经济、日本人经济。

与项光达一样,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也在深度思考国际化。

3月的最后一天,“浙商智库问道卓越浙商”的第二站来到了总部位于杭州余杭的华立集团。汪力成是“浙商一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最早出海迈向国际化的企业家。作为浙商思想家和布道者,20余年前,汪力成的“企业过冬论”曾让一大批企业在经营的寒冬侥幸躲过一劫;他关于房地产的论述,曾让那些难抵诱惑的企业家克制了冲动,专注实业从而成就了企业;他关于国际化的实战与经验,是当前国际竞争条件下非常有益的探索,让无数企业家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民营企业日子不好过,缺乏发展信心,而更重要的是,市场在哪里尚不明朗。”汪力成提醒,浙商需要做好“多年不会好过”的准备。过去四十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产能面向国际市场,而当下,国际市场对中国并不友好。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忧,但汪力成仍然充满信心地看待未来。他说,我们站在地球看自己的时候,遇到的困难看上去就比较大;如果我们站在月球再看地球,那么困难就并不重要,因为你会发现中国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而已。站在月球看地球,企业可以变身全球化企业,抓住的是全球的市场机会。中国要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全球制造”的深层改变——这就是汪力成的全球化逻辑。

2023年以来,汪力成频繁赴国外调研,他发现海外经济并不悲观。事实上,汪力成与项光达的逻辑是相似的。他们都认为,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企业必须成为国际化的跨国企业。从具体业务来讲,如果你的企业在海外设厂,那么在招投标以及获取国际订单中将有本地化加分、缩短供应链半径等显著优势。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加速海外设厂,而根则留在国内。

目前,华立为此加速布局全球化,提炼出“所在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及包容性”“所在国自身市场容量及其市场辐射半径”等十大出海选址要素,并提出全球“三大三小”的海外工业园区总蓝图,为中国企业国际化作好系统服务,形成海外园区运营的生态。

惊蛰时分,我带着《浙商》杂志全国行的采编团队来到东三省,这是一片复苏的土地。

数十年来,浙商的脚步总是越走越远,从山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外乡,从中国到海外。就像落在土地上的种子,播撒了一地,兴旺了一地。数十万浙商在东三省耕耘,从商贸物流到农业种植到兴建科创企业,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他们从创业之初的“谋生存”发展到推动当地建设的各个层面。

2024年,东三省给外界带来了许多惊喜,诸如火出圈的“尔滨”与独特的东北澡堂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闯荡辽宁的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说,辽宁的营商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他从经商者变身为推动区域更加良性发展的参与者,这是一份光荣,他会继续加码在辽投资,也欢迎更多的浙商赴辽投资。

在黑龙江深耕了46年的黑龙江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项祖楼,对于家乡的客人总是特别热情。他对我说,在黑浙商从疫情前的20多万,锐减到如今的约15万,令人有些遗憾。但是,离开的大多是小企业,大企业仍然扎根于此,还有更多像圆通、海亮、新和成等更大的浙商企业正踏雪而来。目前,黑龙江省浙江商会正预备组织一批浙商赴俄罗斯考察,到莫斯科、到远东都去看一看,进出口都有机会,进口机遇更大。

出走与远行是浙商骨子里的基因,只要发现了商机,无论多远,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前往。项祖楼说,但无论走得多远,心里总有故乡那片云。

2006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乔家大院》讲述了山西商人乔致庸的商海沉浮。刚刚接手乔家生意的乔致庸陷入家族生意的泥潭而无法自拔,颓废、绝望纠缠在他的身上。

好友孙茂才说,一个人如果身在泥潭而心如鲲鹏,那他所见就不是泥潭,而是展翅之下的九万里天地。乔致庸随即起身奋发作为,一次次地带领乔家开辟新的市场。

困局就是一块魔方。玩转了,它就是神奇的玩物;玩不转,它就是个死局。

当我们身边的企业家,仍然囿于这变得糟糕的经济环境时,许多先行者却已然走得更远。诚如项光达所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青山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一个绝佳机会。每一次萧条都是卓越企业飞越的跳板。

来源:《浙商》杂志总编辑 冯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