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牛津学霸创办的月子中心要IPO了,坐月子16万起,戚薇、唐艺昕等女明星曾入住
2024-07-16 13:13:02 世界浙商
中国内地家庭护理潜在市场总额增长迅速,其中,2023年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和家庭儿童护理服务的市场总额分别达到人民币594亿元及人民币305亿元。
日前,高奢月子护理品牌杭州贝康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SAINT BELLA INC.(以下简称“圣贝拉”)递交了招股书,冲击港股上市,保荐人为瑞银集团与中信证券。
圣贝拉的客户名单中,不乏戚薇、唐艺昕、麦迪娜、李艾等知名女星。贝康国际创始人兼CEO向华曾提到,很多明星和粉丝百万以上的头部KOL都会优先选择圣贝拉,圣贝拉服务过上百位成功的企业家群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超高端月子中心产生的收入计,圣贝拉是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按2021年至2023年收入增长率计,圣贝拉亦是增长最快的规模化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
月子中心的爱马仕
中国自古就有坐月子的传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内地家庭护理潜在市场总额增长迅速,其中,2023年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和家庭儿童护理服务的市场总额分别达到人民币594亿元及人民币305亿元。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对专业化和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产后护理服务的高端市场预计将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
圣贝拉2017年以月子护理业务起步于杭州,业务覆盖孕期、月子期、产后0-3岁婴幼儿养育阶段的孕产全周期护理。发展至今,圣贝拉业务有三个:月子中心、家庭护理服务、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23年末圣贝拉拥有注册会员2.83万名。
月子中心是圣贝拉的核心业务,2021年至2023年,圣贝拉月子中心业务的营收为2.33亿元、4.07亿元和4.6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0.2%、86.4%和83.5%,增速与所占比例均连续下降。对于业务增长缓慢及出现亏损的原因,圣贝拉表示,系受疫情、出生率、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出现亏损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这项业务分3个不同档次,如果选择“超高端”档次的圣贝拉(SAINT BELLA),坐一次28天的月子平均消费接近20万元,赶上了三四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款。由于费用较高,圣贝拉也被称为“月子中心的爱马仕”。
据了解,圣贝拉将自己的月子中心放在了五星级酒店,北京王府井半岛酒店、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北京瑰丽酒店都可以成为圣贝拉的月子中心。以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为例,28天的价格为38.88万,56天的价格则高达76.88万,配置房间为外滩总会江景套房。
杭州柏悦酒店圣贝拉月子中心
圣贝拉备受资本市场青睐。成立至今,圣贝拉已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有C资本,英国太古地产创新基金、神骐资本和未来资产。除上述机构外,还有国寿投资、腾讯、高榕创投、新鸿基、唐竹资本、浙商健投等。2020年3月的B轮融资后,圣贝拉的估值在 1 亿美元。
此次,圣贝拉港交所上市,拟用募得资金拓展产后护理网络、开设新的月子中心、推出新的产品服务、聘请护理专家及补充流动资金。
创始人是颜值爆表的牛津工程学霸
贝康国际创始人兼CEO向华出生于1987年,2010年,他在牛津大学完成工程硕士学位。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他供职于瑞银香港,于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并任职于亚洲并购与企业融资组及亚洲医疗健康组,期间积累了多个行业的并购及资本市场的交易经验,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和医疗器材领域。
贝康国际创始人及CEO向华
2017年,而立之年的向华辞掉瑞士银行的工作,毅然投身于月子护理领域创业。同年11月,他在杭州开了第一家月子中心——圣贝拉。
向华的创业思考有两个,一是中国没有孕产护理高端品牌,二是从自己熟悉的、且外国品牌不做的品类领域做起。
IPO前,向华通过Primecare BVI及Xiang SPV合计持股42.4%,腾讯持股11.6%。
最近,向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圣贝拉月子中心参考了奢侈品集团LVMH的打法。“参考LVMH、开云集团以及欧莱雅的品牌策略,他们的高端线会保持品牌调性和克制,不多开、不追求GMV,但追求极致品质,聚焦长期价值,之后再通过高端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去做转化,圣贝拉做的也是这样的事。”
首个出海的月子品牌
目前,圣贝拉共拥有59家高端月子中心,覆盖上海、广州、深圳及杭州等21个城市。去年10 月,圣贝拉把店开到了新加坡,成为国内首家拓展海外市场的月子中心服务商。今年5月,圣贝拉又开进美国,在南加州黄金海岸的新港海滩市 (Newport Beach)。据了解,纽约新店也即将官宣。
新加坡圣贝拉月子中心开业仪式
据向华透露,选择新加坡的原因之一是,当地高净值的华人客群较多。其二,新加坡的护理全球知名,这里有最好的护理人、最丰富的护理经验,是拓展海外版图最好的跳板。
向华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国际上总认为中国人做不出好的服务,中国人不懂服务,但是我认为未来全球最顶尖的服务业品牌一定会出现在中国,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周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