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企积极探索助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01 21:42:56 世界浙商

穿越时空烟云,历史经典产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凝聚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智慧结晶。今年,浙江专门出台具体政策和行动方案,加码发展历史经典产业。浙江国企如何助推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

“数字+” 现代与传统“跨界”相融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良好的“数字土壤”。

“为了解决当前丝绸产业人才难、创意难、制样难等问题,我们联合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研究院融合AIGC技术,依托全国首个‘丝绸+’产业数字化垂直生态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创意人才+供应链组织+销售转化全链方案。”省文投集团下属浙文古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围绕文化研究、品种工艺、纹样创新、打样制版、营销推广等功能,以丝绸数字库建设为基石,通过材料工艺数字化提供解决方案。

国风行政丝绸服装

在今年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浙文古旅公司就展出了这一科技感十足的文化新业态。“丝路文明”系列、“五瑞吉祥”系列、“浙江文明”系列……基于平台所构建的庞大花型数据库,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主题,并可使用涂鸦笔签名或添加设计符号,迅速生成专属丝巾设计。展会现场,观众们还能通过数字屏幕互动体验AI换装,轻松尝试各种服装搭配。

除了通过数字赋能、文化赋新,浙江国企还搞起了“跨界”,推动产品创新,让底蕴深厚的历史经典产业迸发出蓬勃朝气。原本用于佩戴的珍珠,已衍生出多种美白产品;金华火腿不再局限于传统烹饪,而是被创新地制作成休闲零食和调料;绍兴黄酒、金华红曲、杭州老酒等极具文化底蕴的浙江黄酒,将传统与潮流融合,推出国酿青玉等备受市场青睐的产品。

“金融+” 让历史经典产业站上“C位”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历史经典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

政府性融资担保拓宽融资渠道。丽水龙泉是浙江省第二大毛竹产区,竹木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让竹木产业实现集约合规、绿色发展,龙泉自去年开始深入开展“低小散”整治提升活动。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犯了难。“后续搬进新厂房要重新装修,机器设备也要转运,可现在生产投入大,资金回流慢。”今年8月,龙泉鸿森家具有限公司面临资金周转紧张的局面。

龙泉鸿森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足浴桶、花架等竹木制品的企业,建有年产6万套竹木小家具的生产线。丽水市融担公司龙泉分公司了解情况后,立即根据企业行业特点、资金需求等,为其匹配“丽即担”产品服务,以优惠担保费率帮助企业获得100万元政府性担保贷款,为其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截至目前,丽水融担公司龙泉分公司已累计为龙泉当地100余户竹林行业相关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累计担保金额达1.5亿元。

 “金融顾问”提供定制服务。青田石雕以青田石为材料,工艺发源于六朝时期,经过千余年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技术体系。8月21日, 徐伟军及青田县石雕厂的100件艺术作品亮相浙江展览馆,这是青田石雕领域近年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展览。

徐伟军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致力于传承发扬青田石雕工艺。为加强对青田石雕的宣传,他在杭州和青田两地都成立了徐伟军石雕艺术馆。在了解到徐伟军对石雕艺术馆扩建的需求后,浙商银行人才银行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根据徐伟军对场馆的具体规划,帮其测算了最小贷款申请金额,并以其人才身份,申请了1000万元的“人才支持贷”信用贷款,满足其在扩建期间原材料采购、展厅装修等方面的资金周转需要。在浙江,像徐伟军这样的手工艺匠人还有很多,仅丽水一地,浙商银行的人才银行团队已服务超50位市级及以上艺术大师。

“特色+” 助力“浙里”品牌“出圈”

浙江国企结合自身产业资源优势,挖掘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举办多形式特色专场消费帮扶活动,助力其“出圈”。

9月24日,2024年国资国企“千品进万家”消费帮扶金秋行动举行,助力浙江山区海岛县和东西部协作地区“好货出山”。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五芳斋粽子,澄清透明的松阳高山茶油……当天“驿路潮玩”特色市集上,多个共富农产品和浙江老字号产品吸引不少司乘驻足选购。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的大动脉,也是连接着各地的经济纽带。省交通集团所属浙江商业集团积极打造主题服务区,引进会稽山黄酒、龙泉青瓷、东阳红木、青田石雕等历史经典产业项目,借助搭建展示推介平台、开展特色市集、实施供应链合作等举措,推动高速服务区成为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

绍兴服务区会稽山黄酒体验中心

以绍兴服务区的会稽山黄酒主题服务区为例,颇具特色的黄酒体验中心和黄酒文化餐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品鉴,有效提升会稽山黄酒的品牌知名度。同时,服务区还通过举办黄酒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会稽山黄酒销售,并进一步推广黄酒文化。

除了挖掘特色之外,浙江国企还不断擦亮历史经典产业品牌“金名片”。作为唯一一家以工美文化产业为核心主业的省属企业,省二轻集团持续探索工美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美在·浙里”品牌。完善搭建集“大师资源服务-创意设计-作品展览展示-礼品定制-商品销售和交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布局,深化推动龙泉青瓷产业国际化发展。依托海外华侨仓联盟等平台,加速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和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助力历史经典产业再现新辉煌。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