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龙”何以出杭州?杭州以重磅政策回应“灵魂之问”
2025-02-12 10:07:13 世界浙商
“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大湾区的科创实力极具国际竞争力,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恰是广东湛江人,但他为何在创业时没有选择深圳、广州,而选择了杭州?”
……
何以浙江?何以杭州?这样的“灵魂之问”备受社会热议,甚至有多个省级媒体发出“杭州有DeepSeek,我们有什么”“为什么我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等“灵魂追问”。
《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毋庸讳言,“杭州六小龙”在全球科技舞台上锋芒毕露、大放异彩的同时,也激发了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的“深度求索”。
2月10日晚,人民日报评论发表“‘六小龙’何以出杭州?这样的追问有意义”一文,文章提出:看一地的发展之道,不能只关注“修成正果”后的当下,更要学习来时路上是如何披荆斩棘、化解“九九八十一难”。
一座长期被外界视作“电商之城”,缺乏实业支撑的城市,在新一轮科技浪潮重塑社会经济发展底层逻辑之际,却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杭州,到底做对了什么?
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昨天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中。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钱江海关召开杭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多项重磅经济政策。
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
“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累计达到3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2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92%,实现技术交易额、新产品产值总和超过9200亿元,连续4年获得省“科技创新鼎”,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4位。”
发布会现场,杭州市科技局的相关负责人细数彰显杭州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关数字,并表示,2024年,杭州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接下来,杭州将锚定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
具体而言,是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参与科研项目。例如,杭州将对首次认定的新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浙商》杂志记者了解到,宇树科技在发展初期,一度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正是杭州市“雏鹰计划”及时为其提供融资,最终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并逐步发展为当今的知名企业。
此外,对于企业建设研发总部、参与软科学项目研究、开展技术交易、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等举措,都会予以资金奖励或者财政补助。
发布会上,杭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还称,今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政策包聚焦企业、转化、平台、技术、项目、金融、教育、人才等八大关键环节,主要关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科技成果顺利转移转化、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教育科技人才实现实质性贯通等问题。
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例,杭州将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持续推动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支持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并支持高校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小微企业使用。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市区两级与省级部门联合组建30亿元规模的第三期省科创母基金,加大“颠覆性成果转化直投基金”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此外,杭州还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流动共享人才纳入服务保障范围,推动人才有序流动。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推广“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机制,推动人才资源共享。
大力发展五大风口潜力产业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处于进一步打造生产力优势的关键时期。
产业是经济之本,也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布会上,杭州提出,将以“五大未来产业”为后备力量,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风口潜力产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此外,还将关注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以从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优势产业要巩固提升、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要前瞻布局等方面入手。
因此,杭州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产业布局时,将主要关注四个方面: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更精准落实助企惠企政策、更高水平推动数实深度融合、更大力度强化工业用地保障。
如何更精准落实助企惠企政策?2025年,力争新增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600亿元左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入库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实施以设备更新为主的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全年累计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
如何更高水平推动数实深度融合?杭州将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深化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025年,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未来工厂3家,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对经认定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200万元一次性补助。
如何更大力度强化工业用地保障?2025年,杭州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占出让土地总量不低于40%,新增“工业上楼”空间250万平方米以上,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万亩以上。
为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政策服务
发布会现场,还发布了“亲清在线”平台“海关政策专区”。据悉,该平台已在近日上线试运行,将帮助进出口企业更便捷了解、熟悉和运用相关政策。
发布会上,钱江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关政策专区”上线后,主要是直接提升企业获取海关政策的便捷性。在“亲清在线”渠道,通过“海关政策专区”,所有企业不管大小,都可以直接获取最新、最权威的进出口政策法规和技术贸易措施。
此外,相关负责人还建议,希望企业能有专人,经常来逛逛这个“政策超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领域进行政策订阅。同时,平台支持订阅功能,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不会错过一些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动向。
不同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贸易国别是不一样的,面临的政策环境也有很大区别。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主管部门还将上线“智能推送平台”。针对企业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在精准画像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匹配,及时将相应的进出口政策、技术性贸易措施等“一键智达”企业,实现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政策服务。
这意味着,未来每家企业都可以获得量身定制的服务,真正实现“千企千面”,在出海浪潮中避免政策风险,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中国的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到处都是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今天的中国,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处处都有新动能、新气象、新希望。”引用人民日报评论的话来说,杭州的成功恰在于找准了比较优势、确定了发展方向,然后拾级而上,“修成正果”。但也要看到,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不同,借鉴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