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百亿矿权争夺战后续:“有罪”资产要装入湖北宜化?

2025-02-17 11:41:10 世界浙商

一场备受关注的“新湖百亿矿权争夺战”,仍在继续。

这场争夺战的主角是浙江民企新湖集团与宜昌市国资委下属企业湖北宜化。

日前,湖北宜化发布了其“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股权”交易的最新进展。公告称,公司及相关方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正在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加期审计、补充尽职调查等工作。

2024年12月12日,宜昌市国资委控制的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发布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控股股东宜化集团持有的宜昌新发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开信息显示,宜昌新发投持有新疆宜化39.403%股权。自此,湖北宜化持有新疆宜化的股权比例将从35.597%上升至75%。

虽然这笔交易的资产不是原来新湖集团持有的那部分股权,但与其高度关联并有部分交叉。这样的资产要装入上市公司,引发市场的关注。

“有罪”资产装入上市公司?

在新湖集团遭遇“远洋捕捞”式办案事件中,可知新疆宜矿的股权历史沿革中存在若干重大问题。

新疆宜矿原是由北京华易隆鑫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易隆鑫”)与湖北宜化下属公司共同创立的合资企业。2010年,新湖集团通过收购华易隆鑫七个自然人股东持有的全部股权,合法取得了华易隆鑫所拥有的新疆宜矿50%的股份。

然而,由于华易隆鑫的一位原股东向湖北宜化集团前董事长行贿,导致湖北省汉江中院于2024年作出判决,认定华易隆鑫构成单位行贿罪,尽管免予刑事处罚,但其持有的新疆宜矿所有股权及其孳息被追缴,并返还给宜昌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但此时,华易隆鑫的股权已被新湖集团收购达14年之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宜昌国资委欲再次拿回新疆宜化,显然跟新疆宜矿的资产增值有关。公开信息显示,经过新湖方面多年的运营之后,新疆宜矿已经成为一座优质的大型露天煤矿,目前年产煤3000万吨,估值超340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向《浙商》杂志透露,早在2014年1月,新疆宜矿的两个股东——华易隆鑫和湖北华恒矿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华恒”),各自将持有的6.425%的新疆宜矿股权转让给了新疆宜化,这才使得新疆宜化获得了新疆宜矿12.85%的股权。

相关法律专家认为,若华易隆鑫的股权被法院认定为“犯罪所得”,则此前转让给新疆宜化的股权也理应在“犯罪所得”之列。但现在,“有罪”资产却正在被堂而皇之地装入上市公司。

目前,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新疆宜矿的股权结构构成挑战,未来或许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重大隐患。

新湖百亿矿权争夺战再升级

湖北宜化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引起了新湖集团方面的警觉。
近日,新湖相关负责人告诉《浙商》杂志,因新疆宜矿关联目前正广受关注的“远洋捕捞式办案”事件,其部分股权存在着重大的法律纠纷及争议,与此次拟装入上市公司的股权有重大关联性,会对未来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新湖方面还称,多年来,新疆宜矿的部分股权经过国资、民营多次转让交叉,合法、公正性存在诸多问题,其在此前曾转让给新疆宜化的41.075%新疆宜矿股权未来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024年6月,新湖集团已向湖北省汉江中院提出了刑事申诉,向天门法院提出了刑事执行异议和暂缓执行紧急申请;案涉股权的质权人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也向天门法院提出了执行异议。但湖北法院完全不顾上述异议,于2024年8月24 日强行执行将股权带质过户,急于执结既遂。

随后这一“远洋捕捞式办案”事件经《浙商》杂志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而随后湖北宜化把可疑相关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动作不断。目前,新湖百亿矿权争夺战各方依然在不断角力,最终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涉“远洋捕捞”,投资者用脚投票

去年下半年以来,并购重组概念一直都是A股市场的一大热点,很多公司一发布相关公告都会出现连续涨停。然而对于湖北宜化的投资者来说,这项重组并购公告让他们失望了。
去年12月公告发布以来,股价从最高的15.09元跌到14日收盘的12.01元,几乎呈单边下跌态势。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湖北宜化的股价,或许是市场对本次重组并未特别看好,因为这背后还涉及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纠纷。

随着“远洋捕捞式办案”引发社会的关注,国家也开始采取相应的行动。2月13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的消息显示,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在一次访谈中表示,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化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紧盯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法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涉企“挂案”等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破解难题,探索常态化推进,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胡淼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