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小凤|梅清科技:破垄断之局,筑医疗与支付新生态

2025-04-14 16:01:16 世界浙商

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从不是男性的独舞场。当越来越多的“她”站在科创潮头,杭州正在书写这样的启示——真正的创新之城,必是“龙凤和鸣”的梦想之城。

这个春天,《浙商》杂志寻访了杭州数十家女性领衔的科创企业,发现联川生物郎秋蕾、康佰裕生物科技杨文君、超腾能源王敏娜、宇谷科技刘爱明、梅清科技杨梅青,作为女性创业者的优秀代表,共同构成杭州科创版图上的“五小凤”。

今天起,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联袂推出“杭州五小凤”——浙江女性创业生态启示录系列报道,揭开创新热土上另一股蓬勃生长的力量。

以下是该系列的第五篇,杭州梅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梅青:破垄断之局,筑医疗与支付新生态。

以医用干式胶片研发为起点,梅清科技已发展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

2007 年,当杨梅青目睹国内医院为进口医用干式胶片支付高昂采购费用时,内心深受触动。彼时,刚创立杭州梅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清科技”)的她,暗暗立下宏愿:研发国产替代品,打破外资企业的长期垄断。

历经多年不懈奋斗,梅清科技从专注医用干式胶片研发起步,逐步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运营于一体的“互联网 + 医疗健康”科技型领军企业。公司成功打破外资垄断,构建起8大系列、百余项自主产品体系。其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覆盖全国18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超300万例会诊,国产化率高达95%。公司首创的“AI数据解读系统”和云端协作技术,有力推动了医疗资源的高效流通与普惠化。

在医疗健康产业稳健发展的同时,梅清科技积极拓展业务边界,打造数字经济GBC(政府、商户、消费者)生态共富系统。通过整合聚合支付、云账户分账及产业互联网,赋能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产业生态与数据价值的双重提升。

2025年2月,梅清科技乔迁至杭州荟鼎智创中心

梅清科技还是基于支付生态系统整合与服务的行业应用方案提供商,凭借强大的技术与服务团队,为政府平台、实体商户提供支付中台接入与综合金融服务。

技术攻坚,突破医疗影像困难

研发初期,技术壁垒重重。成像清晰度不足、显影稳定性差等难题,使国产胶片长期难以达到临床标准。杨梅青带领团队扎根实验室,尝试上百种材料配比,从纳米涂层到高分子基材,历经无数次失败,不断重新调整参数。胶片最难攻克的是灰阶度,为确保显示器的灰度值(从白到黑)呈现更好的颜色细节和灰阶层次,团队日夜攻关对比,因为精密的灰度差异,在帮助医生发现早期病灶的诊断中至关重要。

苦心人,天不负。梅清科技的首代国产医用干式胶片终于成功问世。这场艰难的突围战,大幅降低了国内医院的采购成本,也让梅清科技在医疗科技领域站稳脚跟。梅清科技研发的智能影像识别算法,是让杨梅青最为自豪的专利技术。该技术能自动标记CT、X光影像中的病灶,不仅有效缩短医生阅片时间,还显著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某三甲医院的测试中,系统发现了一位患者肺部微小结节,而人工阅片时这一细节被忽略。正如杨梅青所说:“技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梅清科技所在大楼

洞察需求,构建远程医疗网络

 一次深夜,梅清科技接到偏远地区医院的求助,因缺乏专家资源无法确诊患者病情。这通电话让杨梅青敏锐察觉到医疗行业对远程医疗的迫切需求,也意识到单点技术突破无法解决系统性难题,必须建立普惠的远程医疗网络。

此后三年,梅清科技全力投入“物联网+空中综合会诊平台”研发,将影像传输、云端存储、多学科会诊整合为标准化流程。如今,梅清科技的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已覆盖全国18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完成超300万例远程会诊。

山区县医院的患者,以往需转至大城市才能进行影像诊断,如今通过梅清科技的平台,基层医生上传影像,大城市专家即可实时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一位患者因及时诊断出肺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病情恶化。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让杨梅青深感一切努力都意义非凡。

坚守品质,应对行业风云变幻

曾有客户提出降低胶片厚度以压缩成本,被杨梅青当场拒绝。在她看来,医疗产品容不得半点妥协,必须选择难而正确的事。这种坚守让企业成功渡过数次行业危机。2020年疫情暴发时,梅清科技凭借扎实的技术储备平稳渡过难关,还迅速推出无接触式影像诊断方案,成为国内首批获准上市的远程医疗系统供应商。

在杨梅青的带领下,梅清科技在医疗科技与支付服务领域持续深耕,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保障,不断书写行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未来也必将在更多领域绽放光彩。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施晓艳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