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精神”四十年,民营经济启新篇

2025-05-12 14:56:15 世界浙商

四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一座城市蜕变,让一个国家崛起,也让一种精神深深烙印在民族记忆中。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

该文首次将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民勇于探索、大胆突破的生动实践概括为“温州模式”,同时提炼出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这一精神便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营企业家勇往直前,不断开创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四千精神”:温州模式的精髓与写照

温州,这座位于东南沿海的小城,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那个资源匮乏、市场闭塞的年代,温州人民没有等待、依赖或索取,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走遍千山万水”,生动描绘了温州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家门,走南闯北,寻找商机,开拓市场。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温州人民用脚步丈量着市场的广阔,用汗水浇灌着事业的成长。

“说尽千言万语”,充分体现了温州人民善于沟通、勇于表达的能力。他们深知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还是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温州人民都能以真诚的话语、专业的知识、热情的服务,赢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

“想尽千方百计”,完美展示了温州人民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胆识。他们擅长观察市场、分析形势,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温州人民都能以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走在行业的前沿。

“吃尽千辛万苦”,真实反映了温州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他们明白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无论是面对市场的波动还是竞争的压力,温州人民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前行。

“四千精神”:民营经济的强大动力与核心支撑

四十年来,“四千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浙商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家的奋进征程。他们怀揣梦想、勇于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引领民营经济从弱小逐步走向强大,从国内迈向世界舞台。如今,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四千精神”的引领下,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从个体工商户到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攀升。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四千精神”的激励下,民营经济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迈进,民营企业持续开拓创新,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它们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深厚信赖。

在“四千精神”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从“一带一路”倡议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民营企业都积极投身其中,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独特风采。

时代召唤:“四千精神”赋予新内涵和新使命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民营经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并发展“四千精神”对于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新时代的“四千精神”,不仅要继续秉承原有的开拓、沟通、创新和奋斗精神,更要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

新时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营企业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民营企业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致力于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

新时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民营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跨国并购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的“四千精神”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善员工福利待遇,提升企业的社会认同感和美誉度。

未来展望:“四千精神”引领民营经济新飞跃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其民营经济已发展成为鲜明的特色和核心优势。回首过去,我们深受鼓舞。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强总理重申了浙商的“四千精神”总理记者会重提“四千精神”,亲历浙商有话说......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深切关怀,更让广大民营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和力量,坚定了他们创新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温州民营经济的支持也愈发明确和坚定。2024年3月21日至22日,国家发改委在温州召开了“续写创新史 建功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为温州民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6月6日,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也在温州成功举办,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有力支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全国两会,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让广大民营企业倍感振奋和温暖。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将得到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自2018年获批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温州已推出242项民营经济领域的突破性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两个健康”立法和首推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目前,已有50项制度成果和87项改革措施在全国12个城市试行推广。同时,党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些举措更加坚定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助力民营经济迈向新的飞跃。

四十年春华秋实,见证了“四千精神”从温州这片热土走向全国,从生动实践升华为民族精神的壮丽篇章。“四千精神”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引领着无数浙商及全国民营企业家在奋斗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事业高峰。民营企业家们凭借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坚韧与执着,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创业赞歌,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憧憬,坚信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四千精神”将继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指引民营经济再启新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绘就更加灿烂的未来图景。

(本文作者系温州大学副教授林可松)

来源:《浙商》杂志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