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永不止步——记宏达控股集团董事长沈国甫

2022-07-13 10:30:02 世界浙商

【人物简介】沈国甫,男,1956年9月出生。宏达控股集团董事长、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小贷公司协会副监事长、浙江省小贷公司协会会长、浙江省经编行业协会会长、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联合会执行会长、嘉兴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董事、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董事长、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嘉兴市小贷公司协会会长,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宁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任嘉兴市第四、第五届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现为浙江第十四届党代表、嘉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1985年,沈国甫三十而立,创办了宏达的前身——许村经编厂。2018年,宏达已成长为一家涉足六大产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个人照 (5).jpg

宏达集团这艘航母的掌舵人——沈国甫,从经编产业起家,历经33年的艰苦创业,形成了集制造、教育、市场开发、房地产、金融、其他等六大产业为主、资产总额86亿元的宏达控股集团,在经商成功的同时,不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教育事业,其担任董事长的宏达教育集团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到大学的系列化教育。

江河潮涌  梦想就要启航

1985年创业的浪潮席卷着中国大地,那年,刚好30岁的沈国甫已经当了10年的中学体育老师,也是学校的团委书记。他心中依旧充满了奋发有为的激情和梦想。受学校领导委派,凭着勇气和魄力创办了校办工厂——许村经编厂。

“当时学校一方面看我是海宁本地人,一方面感觉我吃苦耐劳精神还可以。”沈国甫回忆道,当年的许村经编厂一穷二白,是一家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的“三无”企业。这个30岁的年轻人背负5万元的借款,带着5台经编机和十几个工人开始了宏达的创业之旅。

最初开始,他们就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技术。每个人都是一边生产一边学习,“当时,用废寝忘食、日以继夜来形容我们的工作状态毫不夸张。”没有资金,就靠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沈国甫白天当老板,既要抓技术和生产,还得跑销售,晚上回到厂里睡地板。

没有经验,就靠真诚打动市场。为了成功打开广州市场,他亲自前往当地的南方大厦推销产品,当时大厦的商品几乎全部是国有配给的,根本不搭理小企业。“我被拒绝了十一次,但是第十二次我还是去了,而且最终成功了。”沈国甫用他的真诚勤奋为宏达迈出了第一步,为企业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路出路  要靠实践领路

如果说1985年是沈国甫靠自己艰苦奋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宏达茁壮成长了起来,那么1993年至1995年的一次选择,则是沈国甫发扬创新精神,正式将宏达带上了高速路。

1993年,沈国甫刚刚组建了浙江宏达经编实业公司,并被列为“海宁市重点工业企业”,这对于一家不过才8岁的乡镇企业来说已经可算是成绩喜人。但市场上蚊帐的销售遭遇了瓶颈,沈国甫认为,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普及将极大地威胁着蚊帐产品的市场。他深感是时候为宏达找寻新出路了。

1、宏达高科办公大楼.jpg

思路决定出路!当年就连整个许村都没有多少辆汽车的时候,沈国甫敏锐地发现了国内汽车行业在迅速壮大,并大胆预测汽车内饰布的需求未来将迅猛增长。来自经编产业的他把目光聚焦在了汽车内饰,“我们发现上海大众从合资开始,他们的用量就比较大,而且几乎100%从国外进口,我们就瞄准了这一块。但他们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虽说宏达当时已经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但汽车内饰布却从未触及过,乃至全国当年都没有企业能够生产,宏达再度面临着一个庞大的技术盲区。可这些并没有吓住沈国甫,他决定再一次迎接挑战。沈国甫带人主动与德国大众取得沟通并达成合作,“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商谈上百次,还专门跑到德国学习他们当时的先进技术,同时还与国内大学合作分析、研发产品。”

在研发新型经编面料期间,沈国甫决定将汽车内饰面料作为重点研发目标。与上海大众接洽后,沈国甫投资1350万元从德国引进6台先进经编设备,并请来多位专家对汽车内饰面料进行研发。

当时,上海大众对宏达的要求是:汽车顶棚内饰面料和立柱内饰面料日晒5年无色差。汽车顶棚平时晒不到太阳,立柱却天天受到阳光照射,面料的色牢度很难控制。沈国甫带领研发团队耗时1年多,先后进行300多次试制,终于使内饰面料具备了防油、防水、耐光照、阻燃等特性,外观质量和内在技术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宏达的汽车内饰面料通过上海大众的质量认证,并正式批量供货,也因此成为国内经编行业首家自主研发汽车内饰面料并为国际品牌汽车提供配套的企业,为“中国制造”赢得了话语权和市场地位,宏达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

汽车绒.jpg

遥想当年,不少人都为沈国甫的决定捏了一把汗,因为企业一年几百万元的利润全部用在了研发上,但沈国甫坚信一定会成功。“做事,有了把握就去做,不能因为怕失败而瞻前顾后。”沈国甫如是说。

如今的宏达已成为通用、大众、现代、英菲尼迪、尼桑、奥迪、捷豹路虎等汽车品牌的供应商。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公司又成功打开了一个高端市场,宝马、奔驰开始批量采购宏达的汽车内饰面料,这也给经编产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  必须开拓市场

“企业的发展,不光要靠好的经营策略,还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和生产实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沈国甫一直认为,在创新过程中,重视科技是宏达赢得市场和迅速发展的关键。

宏达高科织造车间.jpg

十多年来,沈国甫把科技视为经编企业摆脱传统制造型企业角色的转换器,“经编产品不单单是一块布那么简单,它里面也可以包含丰富的科技元素。”

这几年,在开发汽车内饰面料基础上,宏达又先后开发出高档氨纶弹力织物、仿真皮革高分子纤维面料和各类高档运动装面料,对服装面料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革新”。

宏达高科产品——服饰面料.jpg

以健身衣为例,随着现代人对健身日益关注,健身衣开始成为市场新宠。这种服装既要有一定的紧身性,又要有吸湿排汗、透气、抗菌、防辐射功能。这些年,宏达投入巨资,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新型材料,为经编面料添加了诸多功能。这类经编面料制成健身衣后,可实现紧身、透气兼顾,还能在背部、手肘部位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由于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宏达已成为知名品牌阿迪达斯、彪马、迪卡侬、优衣库等的供货商。此外,宏达的经编面料还广泛应用于医用、军用类服装。

3、宏达科创中心(宏达大厦).jpg

“科技和创新,是宏达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沈国甫为企业发展提出三个关键词——强投入、强人才、强科技。“十三五”期间,宏达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0亿元以上。

开疆拓土  大步走向多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大浪淘沙。相对众多的折戟沉沙者而言,宏达作为一家没有任何国家和大机构背景的企业,不仅商海弄潮40年,而且还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这得益于宏达掌门人勇于开拓的精神。

2001年,宏达完成股份制改革,变更设立为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了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集团化规范管理;2007年,宏达经编借助汽车内饰高档面料这一独特的题材,在深圳中小板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经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威尔德医疗电子器械有限公司.jpg

要创新,就不能墨守成规;要开拓,必须不断前进。沈国甫显然并不满足企业只局限在经编行业龙头的地位。2010年,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威尔德医疗电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升级一定要有先进性、持续性、国际性,这样今后企业才能长久。医疗行业就是一个高科技的行业,需要你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立足之地。”

而另一块与医疗行业一样被沈国甫视为多元化转型重点的,就是金融。2008年开始,宏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投身金融领域,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宏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我们现在除了还少一家券商,否则就金融全牌照了。”近年来,在沈国甫的指导下,宏达集团先后参与投资和发起了浙江物宝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宁波软银宏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还与进出口银行、摩根大通、国家投资开发公司、西门子等开展合作,立志将宏达金融集团做成嘉兴民营金融的第一品牌,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互动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如今,宏达集团涉足制造、教育、市场开发、房地产、金融等六大产业,资产总额达86亿元,累计纳税5亿元,近年营业收入与利润保持稳步增长。而沈国甫对这样的成绩远远没有满足,面对未来,他给宏达制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未来10年集团发展成果赶超前面30年的总和。

反哺社会  创办教育集团

2015年“五一”前夕,沈国甫荣获了每5年才评选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此外沈国甫也是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纺织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中国民营企业峰会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杰出人物、中国品牌影响力年度人物、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绿叶奖”、第六届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浙商新锐企业家。

对于这些殊荣,沈国甫认为这不仅是莫大的荣誉,更是巨大的责任。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着艰苦创业,守法创新,不断开拓,努力工作,以求做出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

“诚信、创新、信心”一直以来被沈国甫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宏达30多年来,一直坚持对自己的员工诚信,对社会诚信。”

从宏达的数次蜕变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六字箴言每时每刻都贯穿其中,这三种精神更是支撑沈国甫成功带领宏达立于市场巅峰的秘诀,也是未来支撑宏达五大集团强有力发展的支柱。

如果说宏达投资的各大集团纯粹是出于企业发展的目的,那么组建教育集团恐怕更多缘于沈国甫不舍的教育情结。

5、宏达教育集团全景图.jpg

“浙江省民办学校中只有我们出过省状元。”只要说起教育,沈国甫总是满脸骄傲。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沈国甫深知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当初那个年代条件有限,对普通话、体育、文艺教育等方面确实比较薄弱。“我们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一个篮球场的。”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沈国甫对教育深有感触。

5、宏达幼儿园国际部.jpg

宏达的前身作为一家校办企业,在其不断成长壮大后,从1999年开始投资创办教育。宏达人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使得宏达的教育集团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系统化教育链,在校学生近两万人。

6、同济大学浙江学院.JPG

面对沈国甫,你能由衷地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现在我到清华、北大、哈佛这些名校去,里面都有我们的学生,我感觉到办学校真的是很有面子,比公司上市的时候感觉还要好啊。”2004年和2013年,宏达先后培养出了两位省状元。如今,在清华、北大、复旦、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都有宏达的学子。沈国甫认为,教育不仅是他个人,也将是宏达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宏达历年来的慈善捐赠也在逐年增加,总额已累计高达5200万元之多。

鲁迅曾言:“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往往决定了这家企业的灵魂。在联想控股上市的发布会那天,其创始人柳传志曾感言:“我深刻了解到,企业第一重要的还是企业第一把手和它的班子。”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沈国甫头上还看不出一丝白发,依旧喜爱身穿一件干净挺括的白衬衫,话语真诚,做人诚信。经历了恢宏壮阔的改革岁月,他依旧用信念带领着宏达集团向前开拓,如精雕细琢般地打磨着一件精美无比的杰出作品。

来源:嘉兴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