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如何做到三个“敢”?

2022-08-10 10:25:09 世界浙商

undefined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三个“敢”字,意味深长。要让敢干、敢闯、敢投落到实处,既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也需要有效的制度政策保障、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做好三个“敢”字需要哪些具体的举措?一起听听专家的看法。

稳住经济预期是前提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首先要着力于扭转预期。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超预期因素带来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面对复杂局面,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上半年经济展现强劲韧性,鼓舞了企业“干”“闯”“投”的信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向好的经济态势将为下半年带来更强的发展信心,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迎难而上。但也要看到,面对不确定因素,企业是否敢干、敢闯、敢投,既有对市场风险的考量,也有对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评估。因此,下半年要着重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他表示,要进一步重申和明确关于改革开放发展的系列大政方针,比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公开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增强社会各界的信心和定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指出,企业预期和信心具有循环加强和自我实现的特点,因此,信心比金子更加重要,其中营商环境的好坏对企业信心影响很大。

undefined

近年来我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了很大进展,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对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还是存在进一步走深走实的空间,尤其是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突破。比如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些领域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所有制歧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通过需要加强理论创新、夯实制度基础来破解。

落实落细各项政策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各类政策举措20余个,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国有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是鼓舞企业的关键。 

“当务之急是把政策落实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认为,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享受政策的便利性,确保企业“不漏户、不漏人”,应享尽享政策。 

在张军扩看来,这需要着力提升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预期性。现阶段,无论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还是房地产去杠杆控风险、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等,都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须之策,但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会导致相关企业的运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其竞争力状况、盈利水平等产生比较大影响。 

因此,政策的调整需要充分考虑对企业的影响,颁布政策需要留足提前量,给企业的调整留下一个必要的合理的过渡期。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短期改变政策,也可以考虑对那些合法合规经营、而纯粹由于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 

undefined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最重要的就是弘扬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看来,世界是不确定的,企业家本来就要应对不确定性,这是他的使命。但是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突发事情对所有企业的冲击还是非常大,比如国际贸易就受到冲击,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面临的挑战越大,企业家精神就变得越重要。

他认为,要给企业和企业家们更多选择的空间、更多的自由,包括经商的自由、创业的自由、创新的自由,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家的才能。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高波表示,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在于,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首先,可以通过树立一批优秀企业家、科学家典型,倡导创业者向其学习。其次,要对创业失败的企业家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支持,营造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社会氛围。最后,还要对弄虚作假、不守诚信、投机取巧者予以惩戒或制约。

【本文综合于人民网、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微信图片_202205101732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