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郑永刚逝世!从西装大王到锂电材料全球第一

2023-02-11 20:24:50 世界浙商

《浙商》记者从杉杉高管处确认,2月10日,杰出浙商代表、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在东京病逝,享年65岁。

39001f1dc41680fabac0ebb14c071a7d.jpeg

 “如果生在战争年代,我会是个将军或者元帅。”杉杉品牌创始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说道。

浙江宁波人郑永刚不仅被媒体称为企业界的“常青树”,还被誉为中国服装界的“巴顿将军”。他将十几年前一个负债近800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做成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其后,在企业最辉煌的时刻,郑永刚又大胆带领公司转型进入新能源领域。经过 20 年的发展,如今杉杉锂电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综合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刀剑上起舞的勇者

1958 年,郑永刚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农村家庭, 18 岁参军入伍。短短数年,军人的坚毅作风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烙印。复员后,郑永刚回到老家,在县外贸部门工作。

由于表现突出, 1985 年, 27 岁的郑永刚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当时,棉纺厂非常困难,而郑永刚干了三年,每年都成为纺织部先进生产者。1989年,郑永刚被安排到甬港服装厂当厂长,为了拯救这家资不抵债的小厂,他决定进军利润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的西服市场,用进口面料抵押借来的几万块钱,在央视黄金档投了一条广告,也让“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仅仅三年,杉杉靠西装做成了国内最大的服装企业,曾经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7%。

郑永刚的身上,有一种勇敢的个性,比如十几年前,他提出“争创中国服装名牌”,当时被人称为痴人说梦;比如几年前他敢给一个设计师一年300万元的设计费;比如他设立了1000万元的设计基金。现在回头看看,这并不仅仅是勇敢,更是他超人的眼光和魄力,也可以说,他有企业家的天赋和潜质。

正因为在世纪80年代末先知先觉地推行服装名牌战略,郑永刚被公认为中国服装界的先行者。在中国服装界有一种说法,郑永刚不仅仅是救活了一家企业,搞好了杉杉集团,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整个服装行业推动了名牌战略。

eead78afddaa21561ccfa783b06b765f.jpeg

浙商创新先行者

不过,随着中国复关入世进入倒计时,郑永刚认为对服装这样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杉杉想独领风骚,想长期成为国人的国服的可能性不大。

自1999年起,在中国服装产业最火、杉杉品牌最辉煌的时候,郑永刚毅然开始杉杉股份的转型,从服装行业转型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

对于当时的中国市场来说,新能源领域是一块未知领域,而郑永刚所涉及的锂电池领域在当时更是冷门中的冷门。郑永刚的企业在最开始的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有人劝郑永刚趁早收手,免得到最后亏得一无所有,而郑永刚却说:“正因为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人踏足这个领域,所以我要成为第一个做这个的人。创新的过程总是曲折的,但是只要结果是好的,就是有意义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13年,杉杉的锂电池产业收入首次超过了杉杉的服装产业。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杉杉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的综合材料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领域创业者钟进向记者表示,前辈的创业精神、眼光和经验很值得后人学习。杉杉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的同时,也证明了郑永刚异于常人的长远目光。“我相信在创新过程中,企业的转型或者是新的投资遇到困难时,郑董也有迷惘害怕的时候,但是这些困难并不会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因为他相信,只要市场有需要,他的创新就不会失败!”

关于过往,郑永刚曾总结说:做企业家就是做和尚,必须要六根清净,必须要聚焦,把自己的事情往深里做,比起“做强做大”,企业家更应追求“做精做久”。企业家改变不了形势,就改变自己,经济下行时尤其如此。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蜕变,企业才有活力和青春。

记者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