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港”宁波:扬帆世界,奋“甬”向前

2023-10-23 10:23:10 世界浙商

宁波北仑集装箱码头

10月的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2215米长的码头上停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装箱货轮,数十台桥吊不停地将集装箱放到货轮上。川流不息的集装箱卡车,满载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无海接壤的内陆腹地城市通过宁波,就此打开拥抱世界的海上通道。

“东方大港”宁波呈现的今日繁华,积淀于8000多年前。早在唐朝,明州(宁波)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起始港口之一,波斯巷、来远亭等遗址诉说着它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

从木帆船时代的重要古港到如今迈入世界顶级大港,宁波在不断扩大全球经贸合作的同时,国际人文交流也日益加强。宁波通过陆海联运,在共建“一带一路”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其高端产业链中众多“单打冠军”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不断注入宁波力量,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缘起8000年前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静静躺着一支木桨,它出土自宁波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距今8300年~7800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发现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换言之,该木桨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用于近海航行的木桨。在8000多年前的时间坐标上,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已经开始迎着风浪,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

宁波的海洋基因就此解锁。

在宁波三江口,甬江、姚江、奉化江在此交汇。江上往来货船汽笛声阵阵,岸上车辆川流不息。这忙碌的场景一如1000多年前。

汉代句章(宁波)港是著名的海港之一。到了唐代,扬州、明州、泉州、广州并称中国贸易的四大港口,当时已经开通了至日本、高丽航线。到了宋元时期,形成了广州、明州和泉州这中国三大国际贸易枢纽港的格局。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龚缨晏指着三江口说,“当时乘坐木帆船到日本和韩国,只要四五天就够了。”

16世纪后期的世界地图中有地图标注宁波为“Liampo”的记录,明朝末年第一批进入欧洲的人中就有宁波人。

龚缨晏告诉潮新闻记者,1500年前后是一个分界点,在这之前我们扬帆于亚洲海域,在这之后世界与我们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欧洲人在东亚沿海建立第一个贸易据点双屿港之后,浙江沿海开始被纳入到全球的贸易网络中。”

中国古代一直是木帆船时代,在鸦片战争时代,引进了蒸汽动力轮船,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就是由宁波人于1855年买进的宝顺轮。

三江口还是海上茶路起航地。

每到节假日,许多游客会来到三江口这里打卡主题景观。这处主题景观占地面积约六千多平方米,由一个主碑、四个副碑,以及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组成。

海上茶路启航地

据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竺济法介绍,早在贞元廿一年(805),日本僧人最澄从明州入唐学佛,回国时带回茶树与茶籽,在其住持的京都比睿山延历寺、日吉神社等地播种,这是中国茶从明州向海外传播的最早记录。此外,高丽僧人义通、义天于五代、宋代学佛事茶于明州等地。

竺济法介绍到,“不仅仅是日本、朝鲜半岛,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俄国皇家采购商波波夫,邀请时任宁波茶厂副厂长一行,将宁波茶苗、茶籽,经海路带到格鲁吉亚进行播种。”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的宁波已经奠定了“东方大港”历史地位。

登顶世界之巅

时间坐标拉回到当下,宁波这座“东方大港”正扬帆世界、奋勇向前。

走进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工作人员史玉涛正在编排未来72小时内6家集装箱码头的进出港计划。他的工作相当于发出指令的大脑,“每天停靠码头的船有一两百艘,有的货船特别大,比如这艘装载了6000个集装箱,所以它的在泊时间会相应比较长,我的工作就是合理安排计划。”史玉涛说。

从宁波市区驱车前往宁波舟山港,我们见到了桥吊司机李伟。2006年,他从张家口进入彼时的宁波港工作,16年来他在一线岗位见证了“东方大港”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来的时候干一天休好几天,船比较少,现在你看岸线上停泊和等待的船只密密麻麻,能够见到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船只。还有一点特别直观,之前我们的桥吊只有4台,现在达到了49台,吞吐量也翻了5倍。”桥吊司机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一般岗位只需培训1个月即可上岗,而这个岗位需要培训9个月。16年来,李伟也习惯了每天在5、6平方米的小小空间内弯腰操作,“从49米的高空往下看集装箱锁孔,就是四个小小的点,如果刚上手操作难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遇上大风雷雨天气就更困难了。”不过令李伟欣慰的是,这两年这一项工作逐步可以远程进行,从风吹日晒的一线转移到办公室大屏幕前。

宁波舟山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宁波舟山港加大与全球航运巨头合作,加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航班开发力度,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大港。连续14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全球前三,跃居全球第三个“3000万级集装箱大港”,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指数第10位。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集装箱中心主管张春筑告诉潮新闻记者,“与2014年时进行对比,宁波舟山港‘一带一路’航线从74 条升至129条,全年航班从3700 班升至超 4700 班,全年箱量从 838 万标准箱升至1320 万标准箱。”其中,东南亚航线从20条增至目前的超50条,覆盖了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柬埔寨等东南亚主要国家,成为东南亚国家输往日韩、北美等地国际贸易货源的重要中转站。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开放处副处长孙荣云为潮新闻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十年来,宁波市进出口额由6214亿元增至12671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由 1518.6 亿元增至 3856.1 亿元,年均增长 11%。”

拥抱多元世界

十年来,宁波市共备案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1997家,备案中方投资额280.5亿美元,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和机构备案461家,备案中方投资额72.9亿美元,占比由2013年的15.3%提升至2022年的 50.9%。

十年来共吸引“一带一路”国家在宁波投资企业1711家,合同外资6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特别是2020至2022年实到“一带一路”国家外资年均增长超过50%。

潮新闻记者走访了几家宁波的大小企业,见到了它们最为鲜活的拥抱世界的模样。

宁波市获批了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高规格举办数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近年来,中东欧进口规模高速增长,2022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达到111.5亿元,较2016年增长超过9倍,年均增速近50%,占全国比重由1.45%上升到5.39%。双向投资持续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项目176个,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

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琳琅满目陈列着红酒、食品、美妆产品、工艺品等。陈薏是保加利亚biofresh在中国的代理商,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她前往保加利亚参加了以“科学与商业的互动、中保关系的良好实践和前景”为主题的“一带一路”专题论坛。今年,她出国出差的频次明显变多了,这一回她又看中了几款新产品,想把它们引进到国内。

中东欧进口水晶杯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是一个怎样的场所?在宁波进出口商品中心负责人段小红看来,这个拥有3.2万平方米的空间,是进行消费、体验、贸易对接的场所。“从2015年筹备以来,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永不落幕的中东欧常年商品馆。”

市值达100万美元的调音台

在音王集团,许多来访人员会被一台收藏市值达100万美元的调音台所震撼。这台调音台来自英国皇家指定品牌CADAC,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音王集团收购了该品牌。今年正值杭州亚运会召开和音王集团成立35周年,据音王集团副总裁曹山介绍,“10多个杭州亚运会场馆的音响设备使用的都是音王的产品,这使得今年特别有意义。音王集团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我们公司80%靠外贸,特别是和东南亚国家、中东欧国家、沙特阿拉伯等往来密切。让我们这个民族品牌得到了极大的机遇与发展。”

贝发集团厂房

早在1999年,贝发集团就开始试水东欧市场。随后,公司又在洛杉矶、巴拿马、阿联酋等地设立办事处,吹响了全面进军海外市场的号角。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凯锋充满了信心,“接下来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契机,贝发集团将拓展东南亚市场,供应链业务和制造业业务都将进一步走出去,进一步实现业务转型和升级。”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校长林志华则带来了一个人文交流合作方面的样本。

2015年,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浙江万里学院先后成立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一批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加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2018年,学院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为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探索教育“走出去”。林志华校长说,今年6月,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成立式,这是获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旨在进一步丰富学校国际化内涵。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宁波中东欧国家合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侠民对潮新闻记者表达了期待:“从学科理论和专业人才上,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国别学,今年被列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这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将进入新阶段、更高阶段,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更有底气,将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和人才支撑。”

这十年来,宁波努力交出了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成绩单。

在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开放处副处长孙荣云看来,一是要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赋能自身开放发展相结合;二是要把发挥城市禀赋优势和推动以港兴市进程相结合;三是要把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共建积极性和构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新优势相结合。

相信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宁波这座“东方大港”将继续扬帆世界,奋“甬”向前。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