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告别“7090政策” 长三角这些城市已瞄准“大户型”

2024-08-29 15:35:46 世界浙商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海楼市又有新政,这次瞄准的是中小套型。

8月27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共同发布《关于优化本市新出让商品住房用地套型供应结构的通知》(简称《通知》),对商品住房中小套型的面积标准、所占比例均做出优化调整。

对于面积标准,《通知》提出,根据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家庭人口结构、住房套型的市场需求以及住房建筑设计和施工等情况,上海多层、小高层、高层建筑的商品住房中小套型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分别调整为100平米、110平米、120平米。提升住房套型配置均衡性,引导套内空间合理布局。

对于新出让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通知》指出,原则上,中外环间区域不低于70%,中环以内区域不低于60%,新城和南北转型重点区域不低于60%,外环外其他区域不低于50%;继续将新建各类商品住房用地中配建的5%保障房和15%自持租赁房等纳入商品住房用地套型结构统筹范围。

此前,上海市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建设标准”近19年都是参照“7090政策”。

所谓“7090政策”,就是我国于2006年由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自2006年6月1日起,各城市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

上海一直以来执行该标准,并且在此前的规划、意见中多次重申。例如,在2017年7月印发的《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再次强调“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

图片来源:新华社

那么,这次时隔多年的中小户型调整意味着什么?

长三角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何建华认为,上海本次新政是政策走向市场真正需求的又一步。“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房住不炒’的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现在想要激活房地产市场,政策需要紧跟市场需求。”

从今年上海房市的成交情况来看,大户型以及高端住宅成交火爆。据克而瑞上海数据,上半年,上海总价超过3000万元的高端住宅共成交1544套,成交规模是近10年来最高。

在这样改善型的市场需求下,相关政策的出台更像是一种对市场趋势的探索。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上海就已经有试探性的举措。

在上海今年第一批次第二轮土拍中,住宅中小套型面积标准统一调整为:多层不大于100平米、小高层不大于110平米、高层不大于120平米。同时,中小户型的比例也变得更为灵活,从“50%-70%不等”。

在上海之前,关于中小套型的限制就已经不少大城市逐步退出。

早在2014年,杭州国土资源局挂出的建设用地出让公告中,就取消了对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户型比例的限制,初步缓解了改善型需求与供应结构不匹配的矛盾。

现如今,杭州大户型改善楼盘明显增加,在市场上的成交数据也不错,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加,大户型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同样,在超大城市中,“7090政策”也已经退场。今年3月,网络流传消息称,深圳市发布关于停止执行《关于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住宅户型比例要求的通知》,后被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证实。

房地产研究专家认为,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高品质“好房子”建设,针对高端市场打造更好的大面积产品,推动“住房双轨制”的落地:新房市场供应以大面积产品为主,二手房市场以小户型产品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