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已超20亿!资本对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态度如何?|机器人总动员

2024-09-02 11:00:59 世界浙商

近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是今年机器人领域最为火的话题,从Figure 02到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展示出了出色的端到端的任务执行能力。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37.3亿元。《浙商》杂志对话了行业内众多企业家、投资人与专家,共同剖析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机器人产业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与涌现的无限机遇。

就此,我们特别推出“机器人总动员”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的是:8个月已超20亿!资本对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态度如何?

人形机器人是当今的前沿风口,多国政府和企业将其视作下一个万亿级产业。目前,我国各省市都在积极推动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浙江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已有众多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展开布局。

近期,《浙商》杂志记者收集整理了浙江省内近年来获得外部投资的机器人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有25家具有融资行为。数据显示,仅今年披露融资金额的15家公司融资总额已超20亿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外部资本对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以及浙江在该领域的发展活力。

从公司产品来看,25家机器人公司涉及工业、医疗、服务等行业领域,具体产品包含仿生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巡检机器人、门岗机器人等。

从融资轮次来看,3家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Pre-A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Pre-A+轮融资,3家公司实现A轮融资,4家公司实现A+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Pre-B轮融资,2家公司实现B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B+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B2轮融资,2家公司实现C轮融资,1家公司实现D轮融资,1家公司来到Pre-IPO阶段,4家公司完成战略融资。

从融资金额来看,11家公司未披露融资金额,3家公司仅披露出融资金额的单位量级。例如,动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24年8月13日进行Pre-A轮融资,交易金额为数千万元。剩余11家公司均披露了最新一轮融资的交易金额,其中,7家交易金额过亿元,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融资金额最高,这家公司于2024年2月23日进行了B2轮融资,交易金额达10亿元。

不过,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内颇具实力的公司并未披露融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优必选(杭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杭州灵汐类脑科技有限公司也均出现了融资情况。其中,优必选总部位于深圳,背靠腾讯;灵汐科技总部位于北京,由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孵化,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披露信息显示投资方为国鼎资本。

当前,浙江已集聚起一批机器人产业链上企业。以杭州为例,目前已有200余家智能机器人链上企业,2023年总产值超150亿元,覆盖了上游核心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以及下游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

在上游核心部件领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剑机电、强脑科技等知名企业在机器人视觉感知、伺服驱动、智能感知控制等方面均具备促进产业发展的夯实基础,共同推动产业链上游生态的协同发展。

在中游机器人本体领域,多款人形机器人出自杭州。比如,浙江大学先后完成四代“悟空”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宇树科技推出的Unitree H1和Unitree G1等。此外,五八智能、云深处科技等也是整机制造领域的重点杭企,共同丰富了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产品线。

在下游系统集成领域,基于丰富的应用场景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杭州集聚了一批优质系统集成商,各领域的企业纷纷借助人形机器人推动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从汽车制造领域的吉利控股、世宝股份,到家电生产领域的老板电器、苏泊尔股份,再到电子电器领域的正泰仪器仪表、阿斯利电器等,均为人形机器人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布局的完善,浙江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构建上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