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新举措,企业减负的好消息来了

2025-04-02 18:34:56 世界浙商

如何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如何进一步优化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这场发布会里有答案……

检查频次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这样的问题,令无数企业头疼。如何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如何进一步优化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

4月1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相关情况,要求全省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活动,提高行政执法质效,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

5方面新举措

为解决多头重复低效检查、运动式检查、任性检查等问题,《实施意见》结合浙江实际谋划了五方面务实有效的新举措。

一是“清单查”,做到依法依规。在前期全面梳理涉企检查事项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逐项明确检查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并纳入线上统一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

二是“统筹查”,做到减量控频。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最大程度整合归并内部不同科室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检查计划,努力让企业不再经历“今天你来查、明天他来查”的烦恼。

三是“分类查”,做到科学精准。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的检查制度,综合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情况,对企业画出肖像,实施差异化检查。同时,大力推广远程监管等非现场检查方式,让企业更无感、检查更精准。

四是“综合查”,做到协同高效。对浙江首创的“综合查一次”提质增效,全面推行多部门“一张表单通查”、跨部门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严控入企检查频次、时间和人数,确保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五是“亮码查”,做到全程管控。把“亮证执法、亮码检查,无码不查、无码无效”作为执法人员入企检查的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每一个码对应一次入企检查,全程上线、全面留痕,企业通过扫码就可以清楚知道谁来查,查什么,结果怎么样,并且对检查过程进行评价;监督部门通过对码的追踪就可以开展实时监督。

据了解,5方面创新举措依托全省统一的执法监督平台支撑实施。目前平台已贯通省市县乡四级,覆盖42个执法条线,基本实现了行政执法“一网统管”。

如何保证新举措落地生效?

涉企行政检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直接关系经营主体、人民群众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

为确保涉企行政检查新举措落地生效,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浙江省综合执法办主任戴纪在会上表示,一是加强宣传解读培训。既要让执法人员知道怎么干,也要让企业遇到问题时怎么用,将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尽可能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二是数字赋能强监督。近年来,趁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江构建了统一执法监督平台,实现了执法行为在线上有过程可追溯;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浙江将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的检查制度,综合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情况,对企业画出肖像,实施差异化检查,总的原则就是逐步实现好的企业少查或不查,对于食品药品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行业,还是会依法依规开展检查,确保消除隐患、守住底线。

浙江是最早发布规范涉企检查实施意见的省份,并且五项新举措中的“综合查一次”是浙江首创。2024年,浙江“综合查一次”实施率49.8%,减少检查扰企39.8万户次。在完善行政检查事项体系方面,浙江加大检查事项精简力度,并不断加快规则标准细化完善,2024年取消重复设定事项452项,整合归并内容相近事项490项,全省检查事项不断减少。

省工商联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而省工商联则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在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方面,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吴海瑜谈到,一是突出源头参与,从工作机制上强化立法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全省两个全国工商联立法联系点以及144个省级民企立法工作联系点的作用,广泛听取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等立法建议和意见;二是亲清直通,从需求导向上架起政商沟通的平台。2024年,省市县三级工商联联合有关部门聚焦亲清主题,共举办了1300多场亲清直通政企恳谈活动,参会企业达到1.5万多家,收集包括涉企行政执法类诉求9500多个;三是突出法律服务,从法治理念上提升民企内控水平。2024年有960多家律所与1900多家省市县三级工商联以及所属商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全省律师共为3300多家商会和13余万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共为企业解决问题4.7万余个。

2025年,浙江省工商联将继续深化政商交往沟通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经营合规建设,开展“亲清直通”暖企惠企行动,健全落实亲清政商交往“三张清单”机制,加强与党政部门和公检法司合作,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助推浙江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谢颖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