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小凤|浙大女博士的"生命解码":从美国实验室到中国领军企业,她让细胞会说话

2025-04-09 10:58:07 世界浙商

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从不是男性的独舞场。当越来越多的“她”站在科创潮头,杭州正在书写这样的启示——真正的创新之城,必是“龙凤和鸣”的梦想之城。

这个春天,《浙商》杂志寻访了杭州数十家女性领衔的科创企业,发现联川生物郎秋蕾、康佰裕生物科技杨文君、超腾能源王敏娜、宇谷科技刘爱明、梅清科技杨梅青,作为女性创业者的优秀代表,共同构成杭州科创版图上的“五小凤”。

今天起,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联袂推出“杭州五小凤”——浙江女性创业生态启示录系列报道,揭开创新热土上另一股蓬勃生长的力量。第一篇,联川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郎秋蕾——浙大女博士的"生命解码":从美国实验室到中国领军企业,她让细胞会说话。

“过去我们对生物物种的结构研究,就像是把石榴打成石榴汁,再把石榴汁喝下去,是一个囫囵的概念。而现在是把石榴剥开,一颗颗剥离出来吃,这就是单细胞概念。”

“我觉得生物科学是最有意思的,经常能看到新的东西,会令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感到兴奋。” 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川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郎秋蕾博士透露,尽管她本科阶段主修生物专业,但她对生物科学的热爱真正始于在美国担任访问学者期间。那时,她才真正领略到了生物科学令人沉醉的美感。

郎秋蕾出生于教师家庭,师从美国休斯敦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高晓连教授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学周小川教授,在做访问学者期间开始接触基因芯片技术的相关课题。这项技术能为基础科研和科学转化提供高通量的基因检测信息。在郎秋蕾回国之后的2006年,两位导师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从基因检测起步,联川生物应运而生。

50万元起步的科研星空

“最初只是想让公司活下去。”

那一年,27岁的郎秋蕾以仅有的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带领着2名员工,凭借着当时世界领先的基因芯片技术,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经过最初5年的市场开拓,便成功为清华、北大、国家疾控中心等国内1000多所科研院所、医院、药厂和生物公司提供科技服务,逐步打开了持续发展之路。

在2012年之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在业界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郎秋蕾预见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她开始逐步向这一领域转型。“我们实现了最初从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主导,逐步过渡到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并跑,最终高通量测序技术领跑,三个阶段来完成了公司的技术迭代。”郎秋蕾透露,因联川生物率先进入了高通量测序技术领域,并凭借先发优势,很快在基因二代测序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个强大的发现工具,它帮助人类更加便捷地从未知领域跨越到已知世界,大幅缩短了生命科学的科研进程。”提到这一技术,郎秋蕾如同手持望远镜眺望远方的探索者,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芒。

经过近20年探索,联川生物已步入发展快车道。针对不同研究对象构建产品线,将科研逻辑与产品逻辑相结合,建立了翻译转录组学、表观调控组学、微生物与基因组学以及蛋白与代谢组学四大服务领域。目前,联川生物的科研服务已全面覆盖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最近5年,联川生物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并快速成长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最近,我们在“剥石榴”

据郎秋蕾透露,最近几年联川生物着重进行了单细胞基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功搭建了单细胞研究的技术体系。“过去我们对生物物种的结构研究,就像是把石榴打成石榴汁,再把石榴汁喝下去,是一个囫囵的概念。而现在是把石榴剥开,一颗颗剥离出来吃,这就是单细胞概念。”在郎秋蕾看来,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在更精细的维度下去了解整个细胞的运作机制,分辨率更高。“分辨率越高,能发现的东西就越多。如今,我们就是在用高分辨率的技术来进一步揭示我们的生命本质。”

据郎秋蕾介绍,仅在单细胞测序领域,联川生物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拓展样本覆盖类型,已掌握超过数百类物种的样本制备工艺,极大地丰富了医院科研课题组的样本类型。同时,联川生物丰富了困难样本实验方案,已成功制备了包括软骨、皮肤、胰腺、脂肪、血管在内的多种高难度组织类型,为科研院所提供了更丰富的实验耗材。

据悉,联川生物目前建立了完整的基因检测技术体系与服务体系,可以实现高效的交付周期及高质量的交付成果。能够提供从翻译转录组、表观调控组、微生物与基因组、蛋白代谢组及多组学整合研究。覆盖从群体、组织、细胞到单细胞多层面的研究。

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

回望过去,郎秋蕾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科研时代,并在这个时代中实现了“逐浪”的过程,而创新便是联川生物的法宝。

“创新最大的优势是时刻保持好奇心。”

郎秋蕾对企业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创新:首先是概念创新,无论是团队还是创始人,要时刻保持好奇和探索的精神,要有很大的开放度。其次是创新要不放弃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践的学习,把基础打扎实,才能在本质上实现创新。最后是应用的创新,民营企业家最终还是要考虑到应用层面,不能一味的为创新而创新。

郎秋蕾透露,目前联川生物已有众多AI相关的应用,“任何新的技术发展,都会和我们的技术形成很奇妙的化学反应,进而触动我们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保持好奇心,将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发展机遇。”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倪斌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