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标志性成果清单发布!浙江5项成果入选

2025-04-17 14:51:19 世界浙商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2024年度标志性成果清单》,浙江有5项成果入选,作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国资国企系统交流借鉴。

浙江省加快建设创新国企,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创新发展主力军

浙江省大力弘扬“创新至上”理念,加快创新国企建设,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构建管理服务“新体系”。出台《加快建设创新国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明确将科技创新作为全省国资国企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任务”。构建“1+5+17”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攻坚、科技与产业融合、产业结构提质、创新基础设施夯基、创新文化凝心五大行动,系统推进创新国企建设。有针对性地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新八条”,围绕考核分配、创业投资等方面,强化“顶格、管用、解渴”的出资人政策支持,健全原始创新制度安排。2024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3.1%。

二是探索载体培育“新机制”。开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专项行动,聚焦原创技术策源地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大技术主攻方句,遴选11家策源地试点企业建设9个策源地。构建世界一流企业“双金字塔”创建体系,遴选6家省属企业纳入省国资委“强而优”培育库,28家纳入“专而精”企业培育库。省属企业入选工信部产业链“链主”企业1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持续提升平台基地建设质效,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试点,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中央研究院,2024年省属企业新增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44个。

三是优化协同创新“新生态”。举办首届“领航者杯”浙江国资国企创新大赛和创新大会,超过400项技术创新类和管理创新类项目报名参赛;组建数字经济专委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组织13 家省属企业联合参展“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集中展示海陆空+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内容;组织召开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组建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创新子联盟,发布《长三角国资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案例》,强化长三角国资国企协同创新;开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新质生产力科创大讲堂”等系列活动,累计参训600余人次。

浙江省实施强县富民“六链”行动,缩小“三大差距促共富

浙江省推进赋能强县富民机制改革,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助力缩小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

一是开展企地结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省属企业与山区海岛县“1+1”结对帮扶机制,建立省属企业支持山区海岛县发展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近300个,总投资超2800亿元。深入开展强县富民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金融链、人才链等“六链”行动,统筹推进产业协作、项目合作、消费帮扶,每年在山区海岛县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二是深化村企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千企结千村”行动,推进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就业帮扶、消费增收等举措,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1.4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89个,85个结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结对初的不足10万元跃升至40万元以上,全部实现“薄弱村”摘帽。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和现代社区建设,打造共富工坊90余家,金融信贷支持共富工坊建设1000余家。

三是推进机制创新,打造共富样板。开展省属企业服务共富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试点,引导企业推进共富业务提质扩面,打造更多共富实践案例样本。形成2批41个服务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其中4个案例入选全省共富最佳实践,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进“老屋复兴”提质扩面打造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样板》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典型经验。

浙江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浙江省打造国有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体系,进一步助力构建浙江省特色国企民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格局。

一是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发布增值服务事项清单。开展“践行国资国企新风尚,争创营商环境新生态”专项行动,梳理出涵盖金融、人才、科创、开放、数据、产业、经济生态、应急保障等相关9个领域23个类别108项涉企增值服务事项,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搭建完成以“浙交汇”为依托的国资国企涉企增值服务一体化集成“数字大厅”,集成基金投资赋能、供应链金融链、数字平台共享、应急救援等各类涉企服务。

二是着力加强部门协同机制,搭建协同发展合作平台。省国资委联合省发改委、省工商联等部门,举办浙江省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推进会,双向推介109个合作项目,12个国企民企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有效促进全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浙交汇”平台上线“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专区”,持续发布协同发展项目。近三年省属企业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项目746个,引入社会资本503.05亿元。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定期举办“科创未来”助力民企提升新质生产力项目对接会,促进国企、民企信息交流和协同发展。

三是坚持探索改革增效模式,推动改革成果交流推广。在全省总结推广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型经验。遴选浙江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四港联动“一网智联”培育外贸出海新动能、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助力数字产业发展、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等27个优秀案例,发布《浙江省国资国企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案例清单》,推动更多国有企业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着力提升改革实效。

浙江省杭州市打造“3+N”国有产业基金集群,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聚焦初创期科创企业、成长期战新产业、成熟期产业并购,升级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三只千亿国有基金,打造“3+N”产业基金集群。

一是坚持央地合作、多级联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规模100亿元的国新创投基金、规模100亿元的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规模52.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地杭州。把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机遇,与五大国有银行合作组建5只AIC基金,省市区联动出资,意向落地规模900亿元,首期备案140亿元。围绕杭州市主导的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以及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未来产业,持续加大投资布局。截至2024年底,累计批复基金规模253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790亿元,投资项目 3984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力量。

二是坚持服务企业、服务硬科技,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90%以上投资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培育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281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5家、服务企业上市119家。与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合作组建成果转化子基金12只、规模达76.53亿元,通过基金投资、科创金融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投资服务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等民营企业,陪伴企业跨越“死亡之谷”、成为近年崛起的“科技新贵”。

三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持续规范基金运行管理。建立基金投资分级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与战略把控。建立优质企业投资快速响应机制,推动重大科技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探索建立产业基金投资合规免责制度,设置一定的容亏比例和金额,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三只千亿基金综合绩效评价,实施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探索结合基金类型、功能定位、投资阶段等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对单个投资项目盈亏进行短期评价,推动国有资本成长为更有担当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

浙江省杭州市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广盘活存量资产,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

浙江省杭州市以综改试验为契机,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一是部门联动,大力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房产确权。针对部分企业房产因历史原因无法确权的现状,杭州市国资委会同市规资局、市建委、市房管局以及市税务局等职能部门,通过开展联合审批、专题“会诊”等形式,破解各类“疑难杂症”,推进确权办证取得突破,确权房产超1200处、建筑面积超420万平方米。

二是上下联动,大力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省级层面印发《省属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专项行动方案》,指导省属企业“一资一策”制定盘活计划、明确盘活目标。杭州市加大低效无效股权类及实物类资产处置力度,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聚焦“两非”“两资”,借助杭州智慧国资数智监管平台,深入分析企业财务及资产状况,精准识别低效无效资产,形成处置任务清单,2024年杭州市国有企业通过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合计盘活资产85.72亿元。

三是城企联动,大力推进存量用地复合开发利用。“一地一方案”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大力推进存量用地复合开发利用,以存量更新助力城市更新,首批11个公交场站复合开发项目已陆续进入建设开发阶段,总用地面积约315亩,总投资约78亿元。在保留原有公交功能基础上,因地制宜增加保租房、社区配套、商业办公、社会停车、工业研发等功能,复合开发后,首批试点项目平均容积率从约0.28提升至约2.15,总建筑面积由约9.24万平方米提升至约72.17万平方米,其中公交功能面积从原有的约9.24万平方米提升至约17万平方米,显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是资本联动,探索创新资产证券化盘活方式。省级层面搭建省属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功能性平台,已接收及正在办理移交处置的省属企业各类存量资产共405项。杭州市指导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探索通过发行基础设施REITS、资产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票据(ABN)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明石公寓保租房REITS项目(预计募集资金规模超8.3亿元)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成功发行杭停股份智慧停车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长三角地区首单停车ABS项目,募集资金4.6亿元)、杭州科创—城西科创大走廊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募集资金1.035亿元)。

来源: 国务院国资委  浙江省国资委企改处

来源: 国务院国资委  浙江省国资委企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