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阿里等全球头部平台齐聚!从浙江金华出发,这个产业带如何跨境“链”动全球?

2025-04-14 15:27:19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张恒)9天前(4月3日),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市举行。其间,浙江金华6家企业与哈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超3.44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KRIN集团董事长Rustam

9天后,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的舞台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KRIN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依米洛夫・鲁斯唐姆身姿挺拔,详细介绍着哈萨克斯坦的市场特点及需求。他言辞恳切地说,中哈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KRIN集团将全力以赴,为中国企业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满足中国企业的各类需求,携手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现场

4月12日,首届全球产业数智化跨境合作大会在金华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沙特、智利、德国、孟加拉、印尼等各国产业生态伙伴代表,以及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内知名跨境平台、产业带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各界嘉宾等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化赋能产业带出海的新路径。

海外客商代表

56家企业现场发布153个新品

全球每10把电动工具中有5把烙刻着"中国金华"的印记。金华,作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凭借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正迎来出口高质量增长的加速期。

金华是全国电动工具生产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从1974年全国第一台角向磨光机诞生,到现在全市有电动工具规上企业465家,2024年实现规上产值573亿元,产业链总产值达800多亿元,约占全国1/3、全球17%;拥有整机产品200余种、零配件2000余种,产业链本地配套率70%以上,出口比重达90%以上,涉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数智化成为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产业带正从“性价比优势”向“数智化供应链+品牌创新”升级,而跨境电商平台、数字化服务商与产业带的深度协同,是突破传统贸易壁垒的关键。

大会议程丰富、干货满满,以政企协同为基础,以集群出海为目标,为产业带企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的战略转型。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理事长 刘建华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理事长刘建华以《工具品牌高质量出海与韧性供应链》为主题分享了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巨无霸”企业在逐步形成,电动工具的智能化的和广义化加速发展,行业外知名品牌正挺进电动工业行业等九大新变化。“与其卷价格讨好世界,不如打磨自身品牌价值。”刘建华认为,当下行业国际市场存在知识产产权、准化建设、知名品牌偏弱等问题,但提升品牌竞争力才是关键。

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外贸形势,推动产业带集体“出海”,早在2023年,脉链集团打造了脉链数字化平台,把渠道、品牌、标准等共享给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家企业加入脉链数字化平台,形成CROWN(皇冠)、DWT(迪威拓)、TOSAN(托盛)、MYTOL(脉拓)4个产业集群品牌。

据介绍,集群品牌是一种共享开放的品牌合作模式。它与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就是会将品牌授权给合作工厂、海外渠道,让各方合作共赢。

以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为例,这家长期服务国外品牌的企业,在市场大环境的冲击下,一度陷入生存困境。转折点出现在前年,铭普工贸加入产业集群品牌CROWN。立竿见影的是,当年公司销售额便成功突破400万元。到了去年,业绩更是一路高歌猛进,飙升至1000多万元,占比已超其年产值的10%。2025年,公司销售额有望达到2500多万元。

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会远

“我们作为代工企业,一大困难就是自有品牌建设。用上这个集群品牌,让我们就像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永康市铭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远介绍,企业的新产品,只要符合集群品牌的产品标准,就可以作为集群品牌新品发布,省去了单个企业打品牌的时间和成本。

这次产业集群品牌发布会上,来自我省各地的铭普工贸、泰福泵业等56家企业,发布了153个新品。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说,电动工具企业大多是为国外代工的中小企业,大家联合起来做集群品牌,能够形成蚁群“出海”的规模效益。在产业集群规模的支撑下,脉链数字化平台在全球已有15个区域服务中心,50多个售后网点,以及3.5万家终端门店。

今天,仍然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第一天

“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化波澜壮阔旅程的第一天。”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业务拓展及区域管理负责人杨钧掷地有声地说。这是他基于多年行业深耕,对中国品牌出海蕴藏的巨大潜力满怀信心的直观表露。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 杨钧

中国拥有联合国所有产业的全部工业门类,40%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各地产业带是支撑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硬件。在杨钧看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机遇源源不断地涌现,正为中国品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铺就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道路。

过去9年,杨钧借助亚马逊全球开店工作的契机,见证了中国跨境电商从外贸发展的新业态,逐步演变为如今的新常态,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而金华在这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者。2024年,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业务稳健前行。销售额超百万美金的中国卖家实现了55%的增长,销售额超千万美金的卖家更是增长了60%。在跨境电商的赛道上,金字塔结构中的塔基不断拓宽,塔尖和腰部企业也在茁壮成长,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全球站点售出的商品件数同比增长超20%。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彰显着中国卖家在全球电商市场的强劲实力。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品牌商而言,杨钧指出了三个核心能力需求: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研发能力、结合柔性制造以及端到端的全成本优化。中国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低价,而是以快速的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或痛点。实现快速产品创新迭代,不能仅依赖基于消费者反馈的渐进式创新,更要通过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完成从0到1的底层产品创新,也就是颠覆式创新,将供应链升级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链,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企业亟待培养的核心能力。

三分天下,中国品牌当占几成?

“全球市场像是一块待分割的蛋糕,未来十年,中国品牌将在这场切分中斩获更大份额。”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预测。他对中国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让产业带里的所有工厂都有了走向国际化的机会”是他的目标,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情。

脉链集团董事长徐伟强分享金华产业带依托数智化实现跨境突围的实践经验

据了解,脉链前身是1983年成立于浙江省永康市的皇冠电动工具,以OEM/ODM业务起家,深耕电动工具行业30多年。其自有品牌CROWN(皇冠)已在“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2018年,皇冠正式改名脉链,转型服务商,通过将自有品牌CROWN(皇冠)开放共享,探索产业集群品牌出海模式。

徐伟强讲述了脉链独特的“5429”模式。其中,“5”代表五种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集群模式出海,这种创新模式整合了产业带的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4”意味着东出、南下、西进、北上四个突围方向,为工厂的全球布局指明了清晰的路径;“2”则强调共商、共赢的合作理念,促进各方携手共进。

在这个模式里,品牌不再只属于脉链,而是共享于工厂、销售渠道,工厂借力CROWN(皇冠)这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走出去,有了品牌身份,具有了品牌溢价,就不再是可以随时被客户替换的无名之辈。

徐伟强现场还分享了一张八卦图,详细展示了脉链提供的九大服务,即品牌化、国际化、本地化、资本化、生态化、市场推广、数字化、买家端销售服务、卖家端品牌服务,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业数智跨境服务平台。

“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地方层面,过去十年已为中国制造业的跨境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徐伟强认为,中国企业当下要做的,就是西进,尽早投入市场布局,避免陷入内卷的困境。坚持政企“协”同合作模式,协会冲锋在前,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引;企业紧跟其后,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则在背后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中国制造业拥有很多天然优势。”徐伟强说,在未来发展中脉链将持续打磨“廊”的建设,复制成功的“港”模式,加强“链”的共建,为更多中国产业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与范例。

2025年,脉链脚步将进一步加快,计划加速迪拜、沙特、越南等区域中心的建设,目标完成30个区域服务中心的布局。正如脉链所深知,在工业品领域,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参与市场竞争,本地化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唯有足够贴近市场,才能在需求洞察和服务效率上建立起坚实的竞争优势,进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秘书长 赵勇

“脉链模式之所以具有普适性,根源就在于其对供应链展开了全方位赋能。”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秘书长赵勇对脉链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他分析指出,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都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流程不顺畅以及成本高等痛点。脉链搭建数字化平台,为各行业供应链量身打造了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这意味着,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要涉及于供应链管理范畴,都能从脉链的成功实践中借鉴经验,提升自身整体运营效率。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