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

2025-04-22 16:39:34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4月22日,浙江举行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浙江省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2024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4年浙江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万件,全国排名首次上升至第4位;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5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0.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历史最高的86.59分。浙江省连续第四年获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和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自动化部部长阙东平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持续高位谋划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改革,实施知识产权兴企行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绩效全国领先,在知识产权数智监管、数据知识产权、专利公开实施、行政裁决“简案快办”、版权AI智审、知产警官等多个领域创新突破,国际交流深入开展,以知识产权浙江故事、浙江窗口展示中国之治、中国风采。

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四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浙江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进行系统部署。数据知识产权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改革、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与推广等2项重大改革、11项国家试点、44项知识产权领域“微改革”创新推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创新、“版权AI智审”和“浙江知产警官”等3项改革创新经验,成功入选第三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且入选案例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浙江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氢能源、无人驾驶工业车辆及系统等50个关键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打造物联网、智能低压电器等12个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平台,推动11个设区市全部建立培育载体,形成省市县三级梯次培育体系。

2024年,全省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8万件,同比增长21.18%,占专利授权总量比重较2023年提高2.6个百分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中有升,达到4452件。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98件,同比增长15.3%;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万件,全国排名上升至第4位,同比增长27.4%。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全省荣获62个奖项,其中金奖1个、银奖4个。

截至2024年底,浙江省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479.5万件,同比增长7.2%,占全国总量的10.1%,居全国第二位。每百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量达125.9件,连续第七年稳居全国第一。此外,还有36个品牌上榜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帮助中小企业“专利”变“红利”

培育“金种子”企业5000家

为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把“专利”变成“红利”,2024年,浙江启动了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该计划以专利为创新力评价标准,遴选中小企业进入培育库,分梯度培育,破解他们在对接技术、对接资金以及融链入链难等方面的核心问题。

白皮书显示,2024年该省已培育“金种子”企业5000家,推动2365家金种子计划企业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8690件,实现59830件专利产业化。

为助力兴企强企,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还开展了知识产权兴企行动,新增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重点试点企业1376家。全省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0.2%,100家企业入选2024年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强,入选数量全国最多,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围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25强,占全国的1/2。

专利转让规模首次位居全国第一

在专利转让方面,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等部门联动开展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累计盘点9.8万件存量专利,7.1万件进入全国专利转化资源库,6772件经盘点实现转化。

浙江首推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相关经验被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18万次,同比增长57.11%,转化规模首次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累计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1192次,达成开放许可2230次,同样位居全国榜首。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知识产权运用金额65.68亿元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省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突破。2024年,省委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工作,浙江在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构建、培育登记、转化运用、保护体系、生态建设等全面突破提升。同时,上线了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数知通”(www.zjdip.cn),建立了“运用意向精准推送、服务资源及时对接、转化通道个性定制”运营机制,打造综合运营枢纽、共建市场生态,改革先行优势不断放大,创新制度功能不断彰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浙江共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3.64万件,登记发证1.69万件,服务企业1941家,覆盖23个省(区、市)、83个行业大类,3个案例入选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案例;登记主体通过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增信融资、证券化、保险、资产入表等方式实现运用金额65.68亿元,登记质效、运用金额全国遥遥领先。

完善“全链全域”知识产权防护网

发明专利快速预审同比增长203.2%

浙江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打造优良的创新环境。白皮书显示,浙江企业的发明专利获权速度显著提升,专利预审IPC分类号达到362个,居全国第二,覆盖该省“315”科创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发明专利快速预审量达3.04万件,同比增长203.2%。快速预审服务覆盖24.6%的发明专利申请。截至2024年底,浙江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97个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累计获批建设10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4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6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在执法行动方面,浙江开展系列执法行动,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821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1.86万件,版权领域违法案件69件,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923件,办理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案件574件,审结知识产权审判案件3.15万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枫桥经验”,全省累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17家,为全国最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新增自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4245项、同比增长12.4%,累计获批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8家,位列全国第一。

此外,浙江知识产权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浙江成功承办了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59名知识产权代表参加活动。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浙江举办知识产权司法国际研讨会。美、英、法等8国驻华知识产权官员专门来浙考察,对浙江的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