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模力,抢占AI新高地

2025-07-18 18:09:35 世界浙商

这个夏天,“苏超”点燃了全民足球的热情。即使没有入场观看,屏幕前的观众也能通过赛事转播,看到草根球员的精彩瞬间,无论是传球慢动作,还是射门的高光时刻,不同呈现方式满足了观众不同口味的观看需求。

这背后,高新区(滨江)企业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虹科技”)的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可是出了不少力,融合了AI横竖屏转换、AI慢动作、AI视觉增强的AI制播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为赛事生产了超多“物料”,无疑为“苏超”的出圈再添一把火。

滨江“模”力不止于此,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滨江)已有30多家企业训练发布超40个模型,应用领域涵盖电力、金融、智能制造、传媒等领域,截至今年一季度,其中11个大模型已通过中央网信办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备案,数量位列杭州第一。

可以说,高新区(滨江)正在成为杭州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新高地。

融入“模”法 场景革新

在当虹科技展厅,工作人员播放了一段球员射门的慢动作视频,这在大型赛事上常常看到的高光时刻,以往都是由高速摄像机拍摄而成,而运用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后,通过普通摄像机拍下的片段,也可一键生成慢动作效果,降低拍摄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据介绍,该应用也已经在“浙BA”赛事中广泛应用。

当虹科技

2024年,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算法、大模型“双备案”。该模型整合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和三维模型等跨模态内容的推理与生成能力,既包括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的生成式算法,也涵盖了AI智能集锦等分析式算法。比如一段视频可通过分析算法,直接剪辑出多个不同主题的视频片段,提高短视频生产速度。

今年,芒果TV的综艺节目《歌手2025》首次采用了由当虹科技支持的国产三维声技术,电视、手机甚至是车载系统的用户只需切换模式,就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手声音的流动性和空间感,让客厅、车内秒变演唱会前排。

专注一个领域垂直深耕,当虹科技并非个例。就在当虹科技的“隔壁”,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软科技”)在三十多年间实现了在视觉领域的数次跨越。凭借垂直领域的技术积累,虹软科技研发的虹软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成为高新区(滨江)首个通过中央网信办人工智能双备案的大模型。

现在,该引擎也在不断优化,并结合实体产业的碎片化、场景化需求创造商用价值,比如,依托该引擎,上线了PhotoStudio® AI,面向商拍领域,帮助商家解决商品宣传拍摄成本高、真人模特费用高等痛点,通过该软件,仅需上传真人图、衣服图,就可以生成身着样衣的服装模特展示视频,实现高质量成片,还可以通过文本,添加模特特征,更换模特表情、发型,达到商家满意的效果。

如今,将大模型“装”进手机、汽车,嵌入工厂生产线,融入消费场景的进程已经按下加速键,迎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高新区(滨江)的“模”力也呈现出多点开花、垂直深耕的态势,比如中控技术TPT时序大模型专注于工业控制领域深耕,安恒恒脑大模型赋能数据安全领域、恒生LightGPT大模型服务于金融领域等,已经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脱颖而出,抢占先机。

面向“主战场” 抢占新高地

被问及为何要发布大模型,虹软科技和当虹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均给出了类似的答案:这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持续提高竞争力的筹码。结合自身专注的技术赛道,寻找行业痛点进行场景挖掘,实现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当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模型研发的目标就是要推动视频超高清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合发展,为视听传媒、空间计算、工业视觉和智能座舱等行业赋能,“我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在帮助客户提质增效,提高行业竞争能力。”他说,“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算料的重要性,大力进行算料库建设。”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当虹科技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科院、浙江广电新媒体等单位发起并设立应用创新联盟共建共享高质量视听语料库,同时作为“中国数谷”数据产业发展联盟的首批成员,也主动接入了“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进行持续探索。

虹软科技总裁助理文燕则认为,选定垂直领域、发掘更大市场潜力也是释放创新“模”力的重要一环,目前,该公司也在瞄准服装设计与纺织工业,依托大模型,缩短服装从设计图纸到成衣这一过程的环节,让定制变得更简单,从而提高服装设计与纺织工业的行业竞争力。

虹软科技

抢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作为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核心区的高新区(滨江)已经积累了先发优势,2024年,全区高端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41.6%,支柱地位明显,高新区(滨江)已初步形成覆盖先进计算芯片、计算和AI框架、高性能服务器、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公共数据交易中心等产业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近几年,高新区(滨江)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持续创新、构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除了政策“锦上添花”,高新区(滨江)对企业创新开放包容的姿态,也让虹软科技总裁助理文燕印象深刻。“当企业在做‘没人能懂’的创新时,滨江始终都保持着愿意去学习、努力去‘读懂’的热情,在我们遇到问题时,也会尽一切努力去解决。”文燕说,这让企业大胆创新更有信心,也让企业有了更足的底气。

据高新区(滨江)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杭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契机下,该区将加大力度支持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通过超前布局新兴技术、推进要素集聚、探索场景开放,构建高效配置体系,加速价值转化,彰显滨江作为。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