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集团15.3亿杭州夺地,本土龙头溢价30%显信心丨AI读浙股

2025-07-25 18:12:24 世界浙商

只要政策落地有效性更强,滨江集团随时可以站起来。此次高价拿地,正是这一“站起来”姿态的明确信号。

三十五轮竞价,二十九点六五溢价率,这家杭州房企用真金白银投下对本土市场的信心票。

杭州土地拍卖市场,7月22日下午气氛紧张。余杭区良渚东单元一宗住宅用地引来多家房企角逐。经过三十五轮竞价,地块最终以15.3亿元总价成交,溢价率高达29.65%。

举牌胜出的是杭州本土龙头房企滨江集团。在行业调整期,这家公司却展现出罕见的进取姿态。

“有信心在任何环境下保持竞争力。”滨江集团在公告中如此表述。这一宣言背后,是公司三十二年来首次实现现金大于有息负债的底气,也是其连续十一个月销售额破千亿的业绩支撑。

高价拿地的背后

此次滨江集团竞得的杭政储出[2025]92号地块,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板块,是近期杭州土地市场的焦点地块。该地块具体指标显示,建设用地面积36496平方米,容积率2.4,规划建筑面积达87590.4平方米。

成交楼面价定格在17472元/平方米,较起始楼面价13476元/平方米高出近4000元。这一价格显示出滨江集团对该区域未来发展的坚定看好。

地块区位价值是其高价成交的关键。资料显示,该地块紧邻地铁10号线祥园路站,距离仅约600米。周边聚集了城北万象城、万达广场、杭行荟等多个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氛围成熟。

地块所在的勾庄板块近年发展迅速,众多住宅项目陆续交付,居民入住率不断提高,居住氛围日益浓厚。随着板块内首个不限价项目开盘均价已达32000元/平方米,此次滨江拿地价格仍留有一定利润空间。

财务实力支撑扩张

高价拿地的背后,是滨江集团强劲的财务表现。2024年,董事长戚金兴宣布这是“滨江32年来最满意的一年”。

截至2024年11月底,滨江集团全口径销售额达1020亿元,全年突破1100亿元几成定局。在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1-11月全国房企销售榜单中,滨江集团位列第8名,民营房企第一。

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12月25日,滨江权益有息负债余额为305亿元,较年初下降55亿元;银行存款余额达306亿元。这是滨江成立三十二年来,首次实现现金大于有息负债。

融资成本方面,滨江2024年降至3.4%,比2023年的4.2%降低0.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这种财务优势在当前房地产行业实属罕见。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08亿元,同比大增64.27%;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88%。这为持续投资提供了充足弹药。

深耕杭州的战略布局

此次拿地是滨江集团深耕杭州战略的延续。2024年全年,滨江在杭州拿下19宗地块,南京仅获1宗,总投资金额398亿元。

在杭州的投资占比从2023年的25%提高到38%。今年一季度,公司拿地6宗,同样全部位于杭州。

戚金兴用“正规军与游击队”比喻公司区域战略:浙江省外除上海外,其他城市都由“正规军”改为“游击队”;省内一般城市和县市拿地减半;杭州则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

这种聚焦核心城市的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一季度,滨江在杭州销售额达184亿元,稳居当地市场第一。全国销售231亿元,位居行业第十。

此次良渚地块,滨江集团公告明确表示持有100%权益。在当前房企普遍通过合作开发分散风险的环境下,这一决策彰显了公司对项目的十足信心。

2025战略清晰

面对2025年,滨江集团已制定清晰战略。戚金兴将其概括为“稳、降、升”三大关键词。

销售方面,公司目标定位在1000亿元左右,保持全国房地产总销售额1%以上份额。财务上,继续降负债、降利率,目标将有息负债降至300亿元以内,融资成本确保降低至3.3%、争取达到3.2%以内。

投资策略则采取“相对防守型”策略,减少“不确定城市”的拿地量。此次高价获取杭州核心地块,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践。

产品层面,滨江将继续发挥品质优势。此次竞得地块的规划条件要求也印证了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建筑高度不大于54米且不低于36米,住宅外立面须全部公建化,采用金属板材或石材干挂或玻璃幕墙,不得采用涂料、面砖材质。

“已经做好马上站起来的准备。”戚金兴表示,只要政策落地有效性更强,滨江随时可以站起来。此次高价拿地,正是这一“站起来”姿态的明确信号。

土地储备就是房企的生命线。2025年一季度,滨江权益拿地金额184亿元,位列行业第五。当多数房企收缩战线,滨江却选择逆势扩张。戚金兴的战略眼光,正带领这家浙江房企穿越周期,走向更广阔天地。

来源:《浙商》杂志 本文由AI生成 崔妍(技术辅助)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