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支“科创尖兵”涌聚杭州!“视谷之夜”引航AI潮
2025-08-22 18:54:13 世界浙商
8月21日,第十届“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视谷之夜”产业沙龙在杭州湘湖芯机联动产业社区举行。41支视觉智能创新创业团队与政产学研用金代表等90余人齐聚“中国视谷”,围绕视觉智能产业的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与落地发展深度交流,为杭州聚合创新活力、打造AI“科创风暴集聚地”注入强劲动能。
双轮并驱 培厚“视谷沃土”
“‘中国视谷’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更是梦想启航的孵化器。”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院长、视觉智能创新中心董事长蒋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视谷”已汇聚了超万家视觉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将从深化企业服务、促进产业协同、优化创新环境三方面为创新者赋能。
“视觉智能产业的崛起,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组长,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飞介绍,“‘中国视谷’这片创新热土,正以完善的产业承载空间与综合配套,三级联动的政策体系与基金保障,以及‘三层七端多元’的完整产业体系,为广大创新创业者与创新主体提供发展底气。”
这一产业布局的深化,与省、市、区部署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战略规划形成深度共振。
在人工智能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这种共振在“中国视谷”建设主阵地萧山区的实践中尤为鲜明。近期,萧山一场人工智能大会全面吹响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集结号”,全面拥抱“AI+行业”新蓝海,构建起从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到行业深度融合应用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沙龙举办地——湘湖芯机联动产业社区,正是加强产业集聚的生动缩影。陈飞进一步介绍,依托“中国视谷”窗口园区,这里以芯片研发、AI服务器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链为重点,加快构建“智造+服务+生态”多元空间形态,已吸引云尖、紫光、先临三维等企业扎根,正加速成长为未来杭州人工智能高能级产业平台和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终端设备智造高地。
在政策搭建的坚实框架下,资本的澎湃动能让视觉智能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杭实资产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李圣杰介绍,30亿元“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聚焦视觉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已投资当红齐天、云豹智能、灵犀微光等13个领先项目,以“资本链+政策链”助力“产业链+创新链”蓬勃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科技金融中心)副总经理毛爱君对该行“伴你前行”服务理念、服务方案与合作案例作了详细介绍。此外,该行公司金融业务部(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郑国明表示,工行杭州分行即将推出浙江省内首创的“智能物联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服务”,为产业生态企业之间的创新联动注入金融“活水”。
生态聚变 激荡创新势能
“视谷之夜”作为“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专题赛的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为视觉智能中小企业与创业项目搭建起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持续强化生态资源的聚合效应。
这份活力的迸发,更得益于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硬核支撑,为产业生态形成了强大的赋能合力。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廖志荣将大华生态创新实践概括为“开放创新,价值共鸣”。大华股份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年研发投入占营收10%,构建城市智能中枢与全球研发网络,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正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汽车电子所/智能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徐志,则聚焦智能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展开阐述:“我们全力打造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验证—产业化’全链条的概念验证中心,深耕信息安全、车载雷达、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强劲驱动智能汽车电子产业的突破发展。”
而往届“创客中国”优胜代表的实战分享更在现场激起深度共鸣。
总部位于萧山的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这家专注于国产民用航空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去年斩获第九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企业组一等奖。
龙兴航电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航空产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近年来,龙兴航电逐步解锁航电领域核心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系列国产航电设备,实现对国外产品的国产替代。同时深度探索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航电设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持续突破技术壁垒的基础上,今年,由萧山区政府指导、龙兴航电牵头筹建的浙江之江航空技术发展中心也正式获批成立。作为浙江省首家航空技术测试验证中心,该中心不仅填补了省内航空技术验证领域的空白,更为浙江航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抢占行业发展先机意义深远。
创客云集 燃动“视谷新篇”
今年的“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专题赛吸引了全国340个视觉智能项目参赛,其中41个企业组和创客组项目晋级。现场,参赛团队之间的交流热度持续攀升,各类人工智能创新构想密集碰撞。
例如,半导体5D核心模组项目聚焦终端场景触达能力,为市场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半导体量检测模组,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加速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进程。
来自深圳的毫米级精密惯性视觉测量与基础设施智能监测项目,专注于基础设施智能检测监测装备研发及应用,相关负责人讲述了从实验室技术到大坝工程应用的跨越发展。
聚焦150亿交通市场的新型低空感知交通服务智能体项目,以“AI大模型+无人机”方案颠覆传统模式,在行业内首创以无人机替代传统路测交通感知设备。
而智能康养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的分享更添温度:“这款机器人全身共24个自由度,能协助半失能或失能老人完成吃饭、穿衣、走动等生活动作,协助康养机构完成送餐、清洁、收纳等工作,让科技真正守护‘夕阳红’。”
这幅活力图景,正是各地AI创新团队与顶尖人才加速向杭州萧山汇聚的鲜活缩影。
活动当天,41个科创团队还实地参访了“中国视谷”展厅与紫光未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近距离了解杭州视觉智能的产业布局与技术成果。据悉,这些团队将于8月22日登上大赛复赛的舞台,展开激烈的创新交锋。杭州也将以此为契机,着力发掘、引进和服务一批视觉智能产业领域内的优秀项目和人才团队,为“中国视谷”产业集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夜色渐深,湘湖的灯火与创新的热忱交相辉映。“‘中国视谷’的光芒,源于每一个创新者的汇聚。”正如陈飞所言:“视谷的大门永远为追梦人敞开,期待与更多创业者并肩,让视觉智能的未来在此腾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