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质生产力战队——“中国视谷”视觉智能产业集群点亮乌镇“互联网之光”
2025-11-07 16:54:52 世界浙商
11月6日,秋风中的水乡乌镇再次吸引全球目光,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如约而至,汇聚了全球前沿科技与创新力量。
机器人双人热舞,机器狗军团凌空后翻,飞行相机绕场巡游,网易“灵掘”远程控制千里之外的无人挖掘机,先临三维扫描测量仪检测微米级世界……今年,“中国视谷”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姿态再度亮相乌镇,带来一场以“三层七端多元”产业体系为核心的视觉智能科技盛宴,全面展现浙江新质生产力、杭州视觉智能产业的澎湃动能。

“中国视谷”主题展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产业体系全景绽放,科技矩阵绘就未来
来到博览会A4-06“中国视谷”展区,杭州·中国视谷六个大字呈现3D波浪起伏的视觉冲击力,27家视谷企业的前沿产品在占地302平方米的“中国视谷”专题展区一一铺陈开来。

磐景3D波浪屏动态展示杭州·中国视谷
花样繁多的展品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不同维度,切入数字安防、工业视觉、智能网联汽车、医学影像、智能生活及办公、虚拟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等七大产业细分赛道,汇聚成了一幅视觉智能产业不断创新突破的景象。
譬如,“工业视觉”赛道的佼佼者先临三维,是“中国视谷”本土培育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凭借20年深耕高精度三维视觉,将“中国精度”拉到一个新高度。在“中国视谷”建设核心区萧山区政府的支持下,先临三维在视谷窗口园区四次拿地,快速开工,数次实现市场能级跃升,加速视觉智能产业链上下游集聚,2024年营收超12亿元。
展会现场,先临三维呈现了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FreeScan Omni无线一体式手持三维扫描测量仪。精度最高可达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的0.02毫米,扫描速度可达835万点/秒,可以实现一台设备独立完成“三维扫描+三维检测”,适用于多种工业3D测量场景。

先临三维FreeScan Omni无线一体式手持三维扫描测量仪现场呈现

网易灵动工程机械具身智能模型“灵掘”体验
萧山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组长陈飞介绍,“中国视谷”是部省共建的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作为杭州城市产业新名片,聚焦视觉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此次,在“中国视谷”成立三周年之际,我们来向世界递交一份新质生产力的成绩单。
现场,由视觉智能新质企业组成的四大科技方阵声势浩大。
“芯片”方阵以硬核技术筑牢智能基石。落户“中国视谷”窗口园区的DPU头部企业云豹智能,仅用35天就完成10亿元投资签约,曾生产出国内首颗最高速率DPU芯片云霄S10。现场展出的云豹云驰JM800芯片可实现数据中心性能、能效与安全性的三重跃升。首创了三维存算一体3D-CIM™技术体系的微纳核芯,突破了数据带宽、计算能效和算力密度瓶颈,破解了“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不可能三角。

基础层芯片展示
“人形机器人”方阵以灵动交互点燃全场热情。宇树G1接近真人比例,24小时即可学习新舞蹈,流畅完成wave、旋转等高难度动作,重新定义了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天花板”;穿戴太希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万步长效续航,可减少使用者30%~50%的体力消耗,应用于日常助行、康复医疗等场景。

机器人、机器狗与观众互动
“机器狗”方阵展现杭州智造新力量。机器狗主要来自宇树和云深处两家“杭州六小龙”企业。其中有一只特殊成员,仅使用单个普通摄像头就能看懂眼前世界。北大信研院视觉智能研究组研发工程师陈立恒介绍,研究院与宇树深度合作,通过二次开发为宇树机器狗GO2装上具身智能视觉导航大脑,使机器狗既能“听指令”,又能“看得懂”,实现开放场景下的纯视觉自主导航与决策,作为“数字警犬”在公安场景示范应用。

瞬息幻境沉浸式LBE影院现场体验

灵犀微光二维阵列光波导产品“L2-S30”
“AR&MR眼镜”方阵打破虚实界限。灵犀微光攻克了AR光学显示的“卡脖子”难题,提供高透、轻薄的消费级AR光学解决方案,售价50美元;北大信研院推出的瞬息幻境LBE影院,是国内首个“大空间VR体验”+“MR游戏竞技”双模式常态化运营的沉浸式体验产品,打造“文旅+科技”的沉浸式体验。
三年之约,从愿景到现实的蝶变
回溯“中国视谷”的起源,乌镇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地名。2022年11月10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一场“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视谷”建设蓝图,倡议各方合力共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加快推动杭州“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全力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

愿景提出,2022年为“中国视谷”启动建设期,明确部省合作的推进机制,推动实体化落地建设;2023—2025年为深化完善期,基本建成“中国视谷”,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2026—2035年为全面建成期,核心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冲刺1万亿元,形成2-3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
建设三周年以来,“中国视谷”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再赴乌镇,“中国视谷”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数据显示,“中国视谷”拥有规上企业1212家、上市企业76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8家。数字安防方面,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宇视科技占全球智能安防市场份额近60%;具身智能领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全球第一、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超60%……2024年,杭州全市视觉智能营收规模达8749.02亿元,智能物联营收规模达9548亿元。
聚焦“中国视谷”窗口园区,陈飞介绍,园区已构建了政策、空间、资本、平台、场景和基础配套六大支撑体系,累计招引重大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约260亿元。
两张建设对比图,可见如火如荼的视谷三年建设路。


“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三年建设对比图
视谷窗口园区内,三大社区通过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精准对应产业链升级需求,串联起了一条完整的视觉智能产业链。科创产业社区作为创新源头,聚焦前沿技术研发与早期项目孵化;未来产业社区聚焦创新型总部基地,通过集聚产业链资源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智造产业社区则专注高端智造基地,致力于高端产品的精密制造与规模化生产。在此集聚的紫光未来科技、先临三维、云尖信息、聚玻工业、易加三维等视谷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关键支点。
三年来,一大批建设项目全面提速,产业布局纵深推进。去年2月,全省首个“工业4.0+工业上楼3.0”双首层项目“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在湘湖开工。今年8月,萧山区发布“人工智能三大产业社区”,其中芯机社区便依托“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以芯片研发、AI服务器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链为重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据介绍,目前还有海康中试基地、德博曼智能家居基地、川土微电子芯片等企业基地项目加速落地建设,地铁18号线湘滨路站在内的一系列配套设施正逐步建设,区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