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饲联产增收暨“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现场会在宁波召开

2025-11-10 18:22:17 世界浙商

11月8日—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的粮饲联产增收暨“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现场会在浙江宁波举办。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介绍,项目围绕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前处理方法及菌酶工具创制、替粮技术和饲料产品研发、多元化日粮配方及应用”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挖掘出一批高效降解非粮饲料资源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的菌剂,其中,挖掘降解木质纤维菌株9个,研制出半导体N-I-TiO2光催化霉菌脱毒剂。突破一批玉米替代关键技术,建立了双螺杆挤压-氨化-菌酶协同物化生处理秸秆饲用改进技术,开发水稻茎秆锁鲜保值农机农艺模式及收获-储运工艺1套。研发了马铃薯秧高效收获加工和饲用一体化技术方式,研发了酒糟蒸汽汽爆+菌酶协同发酵工艺。

此外,项目创制出玉米替代能量饲料原料产品水稻茎叶、玉米秸秆、马铃薯秧、花生秧;猪用啤酒糟固态发酵饲料、菌酶发酵白酒糟、醋糟;禽用桃渣、山楂果渣、西兰花尾菜;蛋鸡替代玉米脂肪粉、增强牛奶中DHA富集脂肪粉。创新了猪高纤维饲料体外前肠消化+后肠发酵评定消化能新方法,研制了可程控式猪体外模拟肠道微生物装置。构建了5大类作物秸秆/茎叶3486个样品、4大类酒糟醋糟69个样品、16种芽麦、菊苣粕及陈化谷物等非粮饲用数据库。开发了基于单页应用畜禽饲料配方决策系统,研发出鸿瞳NH多元化日粮优化配方系统。据统计,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以第一标注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13篇;制订标准3项。推动了非粮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节粮养殖技术模式发展,成果应用示范显著。

“红色领航聚合力产学研用促振兴——三方党建联建驱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粮饲联产增收成果发布、粮饲联产增收成果巡展、“水稻谷饲联产增收-涌优饲料”现场观摩、“水稻谷饲联产增收-饲料饲喂”现场观摩、“水稻谷饲联产增收-收获打捆农机农艺”现场观摩、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手册审稿会等活动同期举办。

张宏福表示,下一步,项目组将聚焦核心技术深化、成果规模化推广,持续完善“农机-农技-农艺”三位一体体系,让粮饲联产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

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