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口首达、出海首发 青田以侨为桥发展开放型经济
2025-11-24 09:28:53 世界浙商
近日,上海进博会上排队才能尝到的伊比利亚小镇吉汇罗的橡果火腿,已在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同步上新。醇香的西班牙火腿、浓郁的意大利红酒……欧洲美味在浙江山区即刻可享。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当前,青田依托侨乡特色优势,聚焦“进口首达、出海首发”,做强进出口贸易的首发经济,让山区县高效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探索开放发展新路径。咖啡、奶酪、橄榄油等越来越多的海外优质农产品,纷纷选择青田作为登陆中国市场的“首站”。
全球美味为何青睐这座山区小城?背后是青田30多万遍布全球的侨胞织就的进出口网络。
“全县已累计引进近2000个海外品牌,其中400多个品牌是首次引进中国。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浙江开放强省建设,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激活山区县的开放经济。”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丽蔚说。
围绕“进口首达”,青田正通过制度创新为全球好物行销全国扫清障碍。以几年前爆火的西班牙火腿为例,初入中国时只能整腿销售,售价动辄上万元,令消费者望而却步。青田率先破题,颁发全国首张进口即食发酵火腿制品生产许可证,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对西班牙火腿进行切片销售。许多国内消费者正是通过青田加工、售价百元左右的火腿切片,首次品尝到这一欧洲美食。2024年,西班牙出口至中国的火腿产品总额约2800万欧元,其中青田就集聚相关40多家华侨经营户、300多家代理商,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人民币。

为了让首发海外美食更好落地中国,青田进一步延伸萨拉米、安格斯牛肉等产品的加工链条,鼓励华侨回乡创业办厂。针对海外肉制品长途运输影响风味的问题,青田提出“欧洲食品、欧洲工艺、青田制造”理念——进口海外原材料,在本地按原工艺生产。目前,青田欧洲食品产业园已落地14家食品加工贸易企业,涵盖肉制品、糖果等领域,年生产总值约2亿元。

进口商品“首达”在青田,出口商品“首发”也在青田。全球2万多家由青田人开办的中餐馆以及8万多名从业人员,对国内大米、蔬菜等农产品需求旺盛。青田中智物产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小庆说:“县里建了农产品出口集散中心,现在我们一站式出海,省下不少成本。”此外,青田建设集中采购平台,华侨可线上跨境采购中国特产,有效解决了以往回国采购渠道分散、效率低下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