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柚三:海边乡村结出黄金柚

2025-01-17 16:27:51 世界浙商

“这颗是母树,已经三十九年了,没准以后这里还会成为景点呢。”12月初,“柚”到一年丰收时。在台州市三门县的柚子林里,成排的柚子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金黄的柚子。

柚子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一定是三轮车。卢丹霞骑着三轮车,从林间穿梭而过,停在一棵柚子树前。这里是黄金柚的源头,也是“三十柚三”故事的开始。

柚子变成黄金果

每到采摘季,三门县双港村时常会出现“堵车”的景象。一辆辆满载黄金柚的货车从村里驶出,开往全国各地。

“黄金柚变成黄金了。”看着货车,村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从前,村里的柚子还不叫黄金柚。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是村民们发愁的难题。

“我以前都不知道这里有柚子,第一次过来的时候,村口的马路边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柚子。”2016年,卢丹霞到丈夫家见家长时,初尝三门柚子的滋味。“我尝了一下味道很好,还带了一些回去送朋友,没想到不少人找我回购。”自那以后,卢丹霞便对柚子上了心。

2018年,卢丹霞做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回村,接手婆婆的柚子林。“很多人不理解,我美国的朋友还发了朋友圈调侃说‘我有个朋友想不开,回家种地了。’”从一位海归精英,到投身田野的农民,卢丹霞选择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但正是她这份不同寻常的选择,让三门的柚子向阳而生。

调研市场情况、学习种植技术、打造品牌故事……脱下高跟鞋,穿上运动鞋,卢丹霞一头扎进了柚子林里。那年,卢丹霞、合伙人和柚子林都是33岁,于是,三十又三和“三十柚三”一同开启了新旅程。

“三十柚三”乡村发布会现场

如何打响三门柚子的名气?同年12月1日,一场“三十柚三”乡村发布会在三门湾畔举行。村民们开着三轮车,载着柚子来捧场。当时,这场开在村庄里的发布会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三十柚三”第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发布会后不久,卢丹霞和团队马不停蹄地带着“三十柚三”奔赴上海农博会。“来之前大家都让我少带一点,我不相信,还是带了20箱。”一到展会现场,卢丹霞便忙碌了起来,挂上新做的品牌海报、精心布置展台、剥柚子做试吃,仅10分钟,果型好、味道佳、有新意、文艺范的“三十柚三”吸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带来的柚子售卖一空。整个展会期间,卢丹霞卖了十吨的柚子,一下打开了上海的市场。

2019年,卢丹霞带着柚子参加浙江省农博会,一筐筐金灿灿的柚子吸引了展会中人们的注意,“黄金柚”也由此得名。“我们要打出自己的优势。”有了新名字,卢丹霞便对柚子进行溯源,滩涂地里生长的柚子清冽甜爽,在品相、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更优。

同年,考虑品牌的长远发展,卢丹霞创立了三门三拾柚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企业化经营道路,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我们制定了一套收柚子标准,对柚子进行分级销售。”渐渐地,黄金柚的名头越来越响,产品销往宁波、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甚至全国。

现在,村民们的柚子早早就被预定,村子里每年一万余吨的柚子皆销售一空。卢丹霞和“三十柚三”的出现,让村里的柚子真正实现脱下麻袋,换上包装。

 

四季鲜甜致富路

“我要把柚子做到极致。”鲜果的销路解决以后,卢丹霞便着手在柚子的深加工产品上做文章。

2020年,为了拓展延深生产业链,卢丹霞带领公司团队开始了新的尝试。“每年长出的柚子中,总有些小果和品相差的果子不适合直接销售,这恰好为我们的二次加工开辟了广阔天地。”

经过一次次尝试,“三十柚三”推出了第一款深加工产品——单方柚子膏。实打实的产品,让柚子膏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此后,卢丹霞尝试推出柚子干片、柚子陈皮等系列产品,让田间地头的黄金柚真正实现了“柚”尽其用,更把柚子的鲜甜留在四季。

2023年,三门黄金柚还和临海涌泉蜜橘“强强联合”。在两位留学归国“新农人”的合作下,台州本土饮料桔柚汁面试。酸甜清爽的桔柚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一年以来,交出了200万罐的优秀答卷。

最近,卢丹霞还在和团队研发柚子酒,计划在2024年1月推出,面向新春市场。接下来,卢丹霞还想在柚子的精油、沐浴露等品类上下功夫,探索黄金柚的无限可能。

除了做产品,卢丹霞还把黄金柚和文旅结合了起来,真正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全线贯通。

“我一开始就定好了目标,要做‘一膏一园一节’。”如今,三门县不仅建起了柚子文化产业园,连续多年举办黄金柚暖冬采摘节。柚子皮绘画、柚子茶制作、柚子保龄球……柚园内外,一项项有趣的活动留下了一波波游客,一边卖柚子,一边“卖游”成为现实。

在运营“三十柚三”的过程中,卢丹霞也发现了三门这片土地上的无穷潜力。她联合了三门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和农场共同注册了“三味寻鲜记”,挖掘并销售全县优质农产品,将三门的鲜味、土味、甜味带给更多的人。现在,村民们在12月至次年5月卖柚子,6月到11月卖青蟹,“钱袋子”都鼓了起来。

如今,走进三门县,随处可见黄金柚的身影。在这个海边乡村里,小柚子变身“黄金果”,走出了一条清香的共富路。

谈到未来,卢丹霞说:“只要柚子林还在,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六年的时光里,这位“新农人”早已与村庄融合在了一起,同柚子林一起向阳而生。

来源:侨音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