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在市场里的党支部:以深耕市场、党业融合陪伴商户逐浪成长|一支部一特色

2025-07-04 10:36:56 世界浙商

编者按:
廿五载初心如磐,践使命以融合创新;廿五载党建如帆,领航程而行稳致远。回望,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扎根之江大地,以党建为笔,以金融为墨,书写25载奋斗华章。
25年来,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始终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孕育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各基层党支部立足岗位实际,深挖特色亮点,打造出一批独具匠心的党建做法,成为推动分行发展的坚实壁垒。之江潮起,时值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成立25周年,特此推出“一支部一特色”系列报道,走入一个个基层党支部,聆听他们以党建赋能业务、以特色凝聚力量的生动故事,见证他们在时代浪潮中,以红色引擎驱动创新突破,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初心坚守与使命担当。
今天推出第2期,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喧嚣中,这个党支部正将 “嵌在市场里” 的承诺,化作陪伴商户逐浪成长的生动实践。
                                 
衬衫前别着一枚党员徽章,口袋里装着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客户经理的名片,朱家盛走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的玻璃幕墙下,皮鞋踩过地板的声响淹没在讨价还价的喧嚣里。经过熟悉的摊位,他拿出手机扫描商品信息,这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每一扇玻璃门窗都无声见证着奋斗出华章。日均20万客商在这里往来,7.5万个商位吞吐着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党支部作为嵌在市场里的党支部,似乎也成了市场的一部分。
“我们的党员同志每天都会带头走访市场,这也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市场、得到市场的反馈,及时调整服务模式与策略。”在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党支部书记王永平的讲述中,从市场一楼到四楼,日行万步是他们的常态。

做党员先锋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义乌的每一块地砖、每一丝空气都浸着商业精神。”在兴业银行义乌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方看来,“义乌的独特性在于‘小商品大市场’的微观活力与‘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交汇,而党建工作正是连接这两者的精神纽带。我们不只是简单地把党支部建在市场里,更是要在扎根市场的基础上,切实推动‘党业融合’。”
这也是兴业银行义乌分行党委交给国贸支行党支部的命题作文。王永平谈到:“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做市场的先锋。”他与支部党员同志们在国际商贸城一楼至四楼搭起“金融服务站”,这里既是业务办理点,也是红色教育基地,“党员一定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客户经理,实实在在每天走访。”
在一篇篇走访手记里,他们从摊位老板娘的一句抱怨中捕捉汇率波动焦虑,在物流公司里发现海运费支付难题。这样的市场“嗅觉”也催生了更多精准创新,针对跨境电商小批量、多币种结算需求,针对年轻商户财富管理需求,针对日益变化的外贸环境新增的需求,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都能第一时间交付解决方案。
王永平至今仍记得,2022年,他们在走访中发现海运费暴涨导致商户资金链紧绷困局,“我们连夜召集骨干,邀请分行产品经理一起开发‘海运贷’产品,这是一款专门用于支付海运费的信用贷款产品。这个产品,从调研到上级行审批仅用极短时间,当年为 217 家商户提供 3.2 亿元资金支持。”
贾权威也是第一批“海运贷”的受益者。这位老外贸人摸着货柜上的“一带一路”标识,回忆起2023年与兴业银行的初次接触。当时他正在为资金周转发愁:“船公司要求预付款,客户又拖着账期,他们来了之后,三天就帮我们提供了信用免抵押的解决方案。”类似的创新还包括与海关对接的“关税保函”,周末也能凭保函自由提货;针对跨境电商小批量、多币种结算需求推出的定制化服务。
这种“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是国贸支行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的直觉和文化。这些“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产品,成为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党支部以“党业融合”服务外贸的“金名片”。

兴红色服务

做跨境文化差异的纽带

王永平最新计划书里写着:“我们需要发展新的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把‘嵌入’市场实践得更深更透。”
在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的每日走访中,已经形成“党员带群众、老兵带新人”的传帮带机制,楼铖康便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位。
“我们客户经理的作用,就是在客户睡不着的时候,先帮他们把问题想透。我们在市场里,就要有市场里的思维,学会像他们一样思考。”楼铖康的工作笔记里记着23个主要贸易国的节假日安排,入职以来,他的手机里存了2700多个商户的联系方式。
“第一次接待中东客户时,别提专业术语,连客户带口音的中文都听不明白。”楼铖康回忆起刚入职时的窘迫,“那时我就告诉自己,必须闯过语言关。”他积极报名金融培训班,每天利用工作空隙学习、练习外语。如今的他与外商沟通已自有一套,即“三步沟通法”—— 先用语言寒暄拉近距离,再用专业术语解析方案,最后强调兴业银行的服务保障。
这种努力在服务客商Sam的过程中得到验证。2023年,Sam的公司因汇率波动面临损失,楼铖康连夜设计了组合方案,为其节省成本,也因此获得Sam的点赞。
可能楼铖康也没有意识到,他的服务,也成了跨越文化差异的信任纽带。

兴实体百业

陪伴小商户发展成长

黄方的最新计划书里写着:“2025年,我们要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业务增长极。”而分行推广“红色合伙人”党建共建模式,让她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小商品市场逐渐繁荣,从小商品市场中也成长出了一批卓越企业。嵌在市场里的党支部当然也要服务好这些企业。”
“与他们成为‘红色合伙人’,不是简单的党建共建,我们要构建的是‘党建引领、党业融合’的生态系统。我们要求党员自身主动进步,在跟客户服务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去总结锤炼,队伍建设也会得到提高,我们的共建会更有意义。”黄方说。
在华鼎股份的生产车间,党支部书记张新夫指着正在调试的智能生产线:“这条线的投产,离不开兴业银行的‘红色助力’。”作为党建共建的典范,华鼎与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的合作早已超越传统银企关系,形成“党建共谋、发展共促”的新格局。
据王永平介绍,华鼎股份在主板或“其貌不扬”,发展历程或几经波折,从卖小商品逐步成长成大公司,始终是义乌的骄傲。“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与华鼎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流动性贷款业务。”王永平回忆,当时,他们审批了3亿元的信用贷款。
去年秋天,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再次为华鼎股份设计并购融资方案,从资料收集到总分行审批各个环节分秒必争,审批速度让张新夫格外感动:“我们双方以党建为引领,兴业银行在包括资金、政治引领、思想等,对我们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积极的支持。”他还特意提到,“兴业银行义乌国贸支行作为红色合伙人,有时候更懂我们的产业布局。”
嵌在市场里的党支部,这是一个关于“小”与“大”的故事:小商位里藏着大市场,小服务里见着大情怀,小支部里聚着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