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2025-08-05 11:59:18 世界浙商
这两天,位于温州市海经区的金风科技温州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内,一台五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正在进行检验、调试。这是由金风科技研发、在温州生产制造的首台16+兆瓦漂浮式机组,预计8月底发运出海。这一机组“体重”超过500吨,叶片主梁采用碳纤维材料,可减重20%。机组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在-2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是名副其实的“捕风巨人”。机组关键部件100%实现国产化,它的下线,意味着温州正式跻身全球海上风电前沿技术——漂浮式风电研发制造与应用的行列。
图为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在温州市洞头区状元岙港区举行开工仪式
作为海洋资源强市,温州海域面积超8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海域滩涂资源均占全省的20%左右,海域水深适中、海底地质稳定,常年平均风速超过7.5米/秒,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超3200小时,能确保海上风电项目效益良好。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温州聚力打造全国海上风电的技术创新策源地、智能制造新高地、内外贸易枢纽地、绿色能源集聚地、综合服务示范地等“五个地”,统筹全市域海上风电资源,招引龙头发挥链主作用、引落平台发挥科技赋能作用,系统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对照“鱼骨图”招大引强,发挥龙头企业链主引领作用。温州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先后招引落地金风、运达、远景等风电链主企业,中天科技海缆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并与正泰、青山等本土企业实现链群供应配套。链主企业带来了显著带动效应,仅今年,金风科技就吸引和带动泵阀、电气设备等领域10余家企业落地温州、加入供应链。风电全产业链不断强链补链、增资扩产,带动温州上半年能源投资增长31.8%、高出全省平均19.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6.2%、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推动“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发挥创新平台赋能作用。近日,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并落户温州。作为我国目前新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已在北京、江苏、浙江等三地设区域中心。浙江中心将聚焦深远海风电和融合发展,为温州乃至浙江全省的深远海风电及海洋新能源技术攻关、试验验证、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支撑。此外,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也与浙江正泰新能源、浙江永安工程机械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截至目前,温州已布局海上风电项目17个,全市海上风电项目规划容量超2000万千瓦,占全省的50%以上。在海经区,国内海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天科技海缆项目建设火热;在苍南县,远景能源正打造远景零碳产业园;在洞头区,运达股份投建温州风电零碳产业园……到今年底,温州将推动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建设初步形成总装集成、核心部件制造、运维服务三大核心功能,为首个200万千瓦深远海示范项目提供全链条支撑,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助力全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