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机补链,融创未来”——2025 中国(杭州)机器人创新产融对接大会圆满落幕
2025-09-05 13:47:35 世界浙商
9月4日,由浙江大学、余杭区政府指导,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主办的“2025中国(杭州)机器人创新产融对接大会”在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顺利落下帷幕。这场以“强机补链,融创未来”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校、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本次大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增长数据背景下召开——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服务机器人增长25.5%,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地位。在这一利好形势下,大会切实为推动“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与金融资源对接提供了高水平平台。
活动伊始,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发表致辞,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浙江大学综合实力与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已跻身全球高校前50强,并正朝着“世界前三十”的目标迈进。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浙江大学牵头建设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学术贡献指标位列全球第三。尤为突出的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远高于全国平均的3.8%,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化潜力。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致力于凝聚校友力量,推动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延伸”和“共同富裕的杠杆”。
随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交叉力学中心执行主任王宏涛以《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题,带观众走进人形机器人的“进化现场”。同时作为镜识科技的创始人,他直言“人形机器人是不是最优形态仍存疑问”,却也亮出技术突破的“成绩单”:如今的机器人已能实现跳舞、跑步等基础运动,镜识科技的黑豹Ⅱ代机器人,更凭借全身耦合动力学模型打破常识,搭配首款机器人设计软件,让轨迹、控制、参数协同优化,为高性能机器人研发按下快进键。他还拆解了人形机器人的小脑与大脑:“控制算法需攻克CPU与GPU的协同难点,稳定性、鲁棒性仍是从仿真走向实物的关键。”
在“技术脱口秀”环节,宇树科技、云深处、商汤科技、镜识科技等明星企业首次集体亮相,纷纷上台分享各自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实践与创新突破。
宇树科技资深行业总监郑绍珏直言行业现状:“当前机器人更像‘待解的问题’,多场景适配难、失效率高、操作复杂,但2024年具身智能元年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方向。”语言大模型技术正逐步收敛,机器人通用形态逐渐清晰。他提出,人形机器人因其高通用性、高智能性、高承载性与高机动性,将成为终极形态,并已在电力、消防、应急、农业等多领域落地应用。数据格外亮眼:目前,宇树全球销量世界领先,四足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69%左右。郑绍珏表示,未来,宇树还将进军康养、家用领域。
云深处科技则用“国产化骄傲”点燃全场。云深处科技能源行业总监龚国敏介绍,公司不仅实现机器人100%国产化,2020年推出的四足机器人更登上《自然》杂志封面。他坦言,人形机器人仍面临系统研制难、控制稳定难、通用智能难三大挑战,但因其战略意义,已成为各国技术与产业竞争的前沿。此外,今年10月云深处还将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我们的机器人是‘为行业而生’的。”龚国敏举例,通过“人形动作模仿映射”“有限感知下3D全向运动”技术,产品已在建筑测绘、工业运维、应急消防等场景落地,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秘密武器。
商汤科技技术总监傅丹丹则从多模态大模型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机器人的交互体验,使其更自然、更贴心,接近真人的交流体验,初步实现“有温度的记忆陪伴”。除此之外,商汤的产品还能在展厅、文旅景区完成“讲解-互动-总结”等全流程,甚至通过情绪共情让桌面萌宠机器人、人形讲解机器人更懂用户。
镜识科技总经理金永斌则以“像F1一样造机器人”为题来分享。他强调,“我们要追赶的不只是速度,更是强度、韧度、精度等七维突破!”金永斌宣布,镜识黑豹Ⅱ代足式机器人以10.9m/s打破波士顿动力维持12年的速度纪录,百米13.1秒的成绩更跻身专业运动员水准;而面向家庭的BAOBAO智能体,不仅能14小时待机、支持外壳定制,还将打造国内首个机器人内容创作社区,让科技“无感融入”生活。
下午,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瑶作《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创新赋能生态体系》主题演讲,揭秘了这座“浙大系”创新高地如何成为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成长沃土。她指出,总部园作为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支持,积极帮助实验室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目前,园区已形成“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成功助力阜博集团等从入驻到高速成长的典型企业案例,并在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重要领域深化布局,持续为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浙大智慧与动能。
路演环节中,十余家高成长型企业登台展示其在智能制造、运维巡检、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学术、产业及金融专家现场点评,并开放专属洽谈室,为供需双方搭建“零距离”对接通道,现场氛围浓厚,多家投资机构现场抛出合作意向。
此外,大会特别设置“速配路演”“政策直通车”及“沉浸体验区”三大功能区,实现“技术-资本-政策”的高效联动。政府与园区代表现场为企业提供政策匹配与低息贷款咨询,春晚同款机器人也在体验区与嘉宾亲切互动,科技感、沉浸感与实效性成为全场亮点。
强机补链,重在务实生态,融创未来,赢在精准对接。此次大会有效推进了机器人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我国在全球机器人竞争新格局中占据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