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同心破难题 携手聚力谋发展 浙江召开“一起谋发展”浙里暖企恳谈会
2025-09-05 20:42:28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使命要求,充分发挥“整体市监”职能协同优势,努力深化“服务直达企业群众、需求直达市监部门”机制,9月5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一起谋发展”浙里暖企恳谈会。会议现场,市场监管部门与万向集团公司董事长鲁伟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兴等企业代表围坐一堂,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去年8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次召开浙里暖企座谈会,收集了企业家提出的35条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例如,针对星巴克提出的连锁门店年报重复填报问题,升级年报系统,开发了企业批量报送和管理功能,实现连锁企业“一次登录、全线报送”;支持双环传动成功获批设立企业研究院,并出台了《关于名称中含有“研究院”等字词的登记规范实务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系统解决同类问题。
今天的恳谈会现场,来自万向集团、宇树科技、海康威视、新华三、明康汇、义乌市轻韵围巾商行、泰顺县月蓝舍民宿等十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代表畅所欲言,从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到新兴领域的标准创新;从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到保护企业权益;从助力品牌国际化发展到海外专利布局……围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运用、执法维权、食品安全等多个维度,反映了企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堵点与发展需求。
一次次精准而务实的回应也随之而来。现场,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认真记录、逐一回应。该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现场表态:“对大家会上提出的具体问题,我们会后会做好梳理,对于需要向上争取解决的问题、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积极沟通对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也欢迎大家通过@浙市监,直接把意见建议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闭环办理、及时反馈。”
作为政企沟通的重要桥梁,市场监管“双向直达”机制在2024年就得到深化推广。目前,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已设立6万个信息点,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并依托@浙市监平台畅通企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真正实现“服务直达企业群众、需求直达市监部门”。这一机制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整体市监”理念的生动体现——打通内部职能壁垒,集成政策、服务、监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围绕企业提出的共性问题和深层诉求,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下一步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维护竞争秩序,优化发展环境。从政策制定的源头保障公平、破除壁垒,持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坚决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创造一个一视同仁、公平竞技的舞台。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严厉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广告、互黑互踩等市场乱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强合规指导服务,通过制订各类企业经营合规指引、推进服务型执法、开展政策宣讲培训等举措,帮助企业理解执行新政新规,为企业经营设置好“红绿灯”。
建设NQI2.0平台,增强核心动能。实施知识产权兴企、质量提升强企行动,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2.0平台,集成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登记注册等职能工具和服务资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平台前端开展集中政务服务,在平台后端提供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让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最终将平台打造成为企业解决问题的“首选地”、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强化品牌建设,拓展增值路径。按照“中国精品─浙江精品─其他品牌产品”的梯度,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建设工程等领域开展“浙江精品”培育行动,推动“浙江精品”争创“中国精品”。培育一批品牌设计创意中心,推动建设品牌咨询、评估、推广等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引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研究机构,实现服务优化、效率提升、质量升级。积极推动浙江企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借助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商品市场峰会等,拓展搭建品牌合作渠道和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构建信用体系,夯实长青基石。深化信用评价结果在信用融资等领域应用,助力企业将信用变资产,提升守信企业在绿色通道、容缺受理、财政奖补、政策支持、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获得感。持续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动态记分+年度评级”方式,开展“市监综合查一次”,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经营主体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无事不扰”,对信用差的经营主体提高抽查检查的比例和频次。
“浙江发展的根基在企业,活力在市场,未来在创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强调,该局将继续秉持“活力市场、监管为民”,做到“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发展的堵点在哪里、改革就突破到哪里;未来的期盼在哪里、力量就倾注到哪里”,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