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利转化运用 赋能“两新”深度融合 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正式开展
2025-09-25 19:42:12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陈丽丽)一种新模式正加速形成:它以专利密集型产品为枢纽,将大规模市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资本和大规模研发投入紧密相连,如同一个强大的“聚合器”,推动创新生态高效运转。9月25日,以“创新驱动产品迭代,专利赋能产业智升”为主题的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专区活动在杭州大会展中心7号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作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杭州市知识产权局、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承办,将持续至9月29日。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00多家企业,带来800多件“专利加持”的创新产品,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16家参展企业的首发首秀产品精彩亮相。与此同时,主办方还组织了29场专利转化运用产业对接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专利导航成果发布、高校院所“双五星”专利转化对接、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企业出海知识产权策略、数据知识产权主题沙龙等,旨在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加速专利价值实现,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每8元GDP中就有1元来自专利密集型产业
专利密集型产品是指主要由所使用的专利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简单说就是靠专利技术“打天下”的产品。它们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惠及百姓生活的重要力量。
比如现场展出的智能外骨骼产品,是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可穿戴机器人,能实时感知您的每一个动作,在抬腿、迈步的关键时刻提供精准助力,让登山徒步变得更轻盈,能有效减轻肌肉疲劳,降低关节压力,为身体提供全方位的运动防护;远航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Voyager使用高精度专用语音处理芯片,能对安静、噪声、语音和音乐四个场景实现智能切换,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听声体验。还有新能源电池、智能家居等贴近民生的产品,让高大上的专利技术不再是展柜里的概念,而是化身为我们身边更长的续航、更加智能的管家,成为便利生活的一部分。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以不到全社会7%的就业人员,集聚了全国企业近五成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了国内七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国1/8的GDP,相当于每8元GDP中就有1元来自专利密集型产业。
2023年,浙江获批全国唯一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国家试点。围绕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和推广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浙江以高校院所专利盘活行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为支撑,打造了一个贯通“专利-产品-企业-产业”全链条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体系。
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结果,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全省7125家企业累计备案专利产品2.6万件,通过国家认定产品938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一个聚焦专利产业化的展览专区
本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设置展区总面积10000m²,设有序厅、浙江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馆、产业馆、企业馆、综合馆及路演区六大区域,汇集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绿色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800余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其中100余件产品系首次在国家级展会上展出,16家参展企业的首发首秀产品闪亮登场。
与往届相比,本届展览改变了以往按地域或企业类型划分展区的传统模式,首次全面依据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等七大产业链来组织展览空间,紧密围绕产业实际需求,清晰地展示从专利技术到产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到专利如何驱动产业发展。
在产业馆,记者还看到了各馆精心设置的“镇馆之宝”。这些展品作为专利价值实现的典范,生动展现了专利密集型产品和产业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例如灵伴科技推出的“AI+AR”眼镜,整机重量仅75克。它不仅覆盖实时翻译、拍照、提词、导航、vlog拍摄、声纹支付等多种应用场景,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显示功能——用户可直接在视野中看到翻译文字、导航路线、提词内容等信息,为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可能。
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带来了有“磁场精灵”之称的钴基非晶裸丝。用它制作的位置传感器具有迟滞小、响应快、分辨率与灵敏度高、功耗低等优点,可用于头盔感知系统,精准探测微弱磁场变化,实现特殊环境的高效感知。
据悉,本届展览市场化招展率高达60%,彰显了专利密集型产品日益增强的市场吸引力。“专利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嵌入产业链、形成市场竞争力来实现。”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产业链布展,其核心目的,是强化展览的产业属性,让这个平台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资源整合、链式创新的催化剂。
建行1600亿授信“撑腰”,企业创新更有底气
9月25日,以“创新驱动产品迭代,专利赋能产业智升”为主题的第三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专区活动正式启幕。
在展会首日的主题推广活动现场,专利密集型产品线上推广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是全国首个专注于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广的平台,汇集了来自全国8万多家企业的18万多项的备案及认定产品,关联专利近百万件。平台构建了重点产业、特色领域和地方区域“三位一体”全天候推广体系,为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融资和实现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活动现场,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同实施“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围绕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广和应用、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标准化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举办活动等方面,双向奔赴、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
活动现场,浙江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签订了产业协作框架协议,通过深度链接长三角跨区域的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专利转化协同体系,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通和优化配置。
展会首日,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为专利密集型企业提供总额1600亿元的授信支持。钠创新能源、阿里云、久立特材等7家企业代表接过了授信牌。这也是建行基于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价值评估模型”推出的精准金融服务,为专利注入金融“活水”,让“知产”真正变“资产”。
29场对接活动“干货满满”,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为进一步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更好驱动“专利-产品-企业-产业”链式发展,加速专利成果的精准匹配和落地转化、推动创新资源向现实生产力协同汇聚,本届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活动期间,还将聚焦专利导航成果发布、高校院所“双五星”专利转化对接、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企业出海知识产权策略、数据知识产权主题沙龙等9大主题,举办29场专利转化运用产业对接活动,同时邀请11家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现场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咨询服务,实现展会期间对接活动全覆盖。
主题一是开展高校院所“五星”专利精准对接,聚焦具备高技术水平、强市场潜力、明晰权利状态、成熟度高、转化意愿强的“五星”专利项目,开展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助力专利转化;主题二是举办重点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浙江精品路演与市场推介,助力拓展市场;主题三是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实务培训与政策研讨,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备案流程、认定标准、数据填报等进行详细讲解,为创新主体答疑解惑;主题四是发布并推广专利导航成果,深入解读专利导航揭示的技术发展路径、市场竞争格局与潜在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主题五是组织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标杆企业进行经验分享,重点交流专利布局、风险防控、转化运营、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互鉴互促;主题六是开展知识产权惠企政策精准宣讲与解读,助力创新主体掌握运用专利转化运用的政策“工具箱”,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主题七是发布专利转化运用标杆案例并开展经验交流,剖析借鉴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举措、难点突破与成功要素,为创新企业提供路径参考;主题八是举办数据知识产权主题沙龙,上线“数知通”人工智能供需服务大厅,更好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的高效流通和价值实现;主题九是组织开展企业出海商标保护策略专场宣讲,助力创新主体持续加强风险防范与纠纷应对能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国家试点,将持续深化专利转化运用,构建“专利-产品-企业-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