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襄数贸会 杭州绘就全球数字贸易人才协同发展新图景

2025-09-29 18:28:55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张恒)9月28日,作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重点活动,高校共襄数贸会-数字贸易人才校企国际合作对接会在杭州圆满举办。这场聚焦“产教融合、国际协同”的盛会,以权威报告发布、国际项目签约、高层次人才对接、产业组授牌等实打实成果,破解数字贸易人才“需求缺口”与“培养适配”核心命题,为全球数字贸易人才生态建设提供“浙江样本”。

 

活动汇聚多方力量,共绘人才协同蓝图。浙江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领导,国际组织负责人、境外政商代表,国内外高校专家、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家及行业协会代表400余人参会,其中,宇树科技等142家企业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02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各方围绕人才培养、标准共建、项目合作、需求对接四大维度深入交流,交出成果丰硕的 “数字贸易人才答卷”。

权威成果密集发布,为人才培养锚定方向

本次活动集中释放多份重磅成果,筑牢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根基。

行业报告层面,宇树科技发布《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专题报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通用CAE仿真可视化软件iGameVis及关键技术报告》。两份报告基于行业调研数据,从“技术应用场景”“岗位能力要求”“区域需求分布”解码细分领域人才培养痛点,为高校调整专业设置、企业制定招聘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合作与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同步推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刘振英围绕“‘金砖+’国家合作赋能院校企业出海”作专题分享,联盟还与浙江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搭建金砖全球远程就业平台,拓宽数字贸易人才国际就业通道。

此外,吉利、安恒信息等企业发布“名企优岗”,中非桥、杭州电商研究院推出“拉非客”青年人才路演,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供支撑。

中外专家思想碰撞,探索产教协同新路径

作为活动“智慧核心”,专家分享与专题交流环节亮点纷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叶民以“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为题,提出数字贸易人才需兼具“技术素养+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建议高校建立“产业需求反向定制课程”机制,联合企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帅聚焦“数字时代劳动就业新趋势”,解读就业结构动态变化,呼吁校企共建“就业实训基地”,提前储备技能型人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贺星岳结合“产业聚焦—多元协同—AI赋能”主题,分享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提供“可复制范本”。

在“智联全球 才聚数贸”专题环节,上海中智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解读“国际化人才配置策略”,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浙江分所分享“企业国际化专项人才培养路径”,为企业全球化人才布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

长效合作载体落地,夯实人才培育根基

秉持“立足长效、建强载体” 思路,本次对接会通过签约、授牌将短期合作转化为长期机制,覆盖“共建人才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平台、数字贸易全生态服务系统”三大目标。

其中,浙江工业大学与南非科学院院士刘歆颖就“人工智能辅助电子燃料合成工艺设计项目”签约,推动前沿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数贸会数字贸易人才智力合作专委会为智能制造、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数字文娱、新材料新能源五大特色产业组授牌,明确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等分别为各产业组组长单位,统筹产业资源推进人才培养。

8个国际科教人一体化项目同步签约,成为活动“亮眼成果”。浙江师范大学与桑给巴尔大学签署“中文+3D技术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设立“浙江—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丝路学院”,推动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

据了解,此次对接会是浙江推进“数字贸易人才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数贸会“链接全球资源、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未来,浙江将持续发挥数贸会数字贸易人才智力合作专委会平台作用,推动“产业工坊实质运营、国际项目落地见效、人才供需精准匹配”,创新产教融合模式,跨区域汇聚资源,为全球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贡献更多“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