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三湘:浙商地瓜经济在湖南的二十年壮阔生长
2025-07-13 14:04:25 世界浙商
二十年回望,长沙高桥大市场每日清晨的卷闸门开启声如往常般响起。一位来自温州的电器商人擦拭柜台,他在这里扎根已逾二十年——卷闸门声如同一个时代的序曲,与湖南省浙江总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的钟声形成穿越时空的呼应。
2005年5月,湖南省浙江总商会破土而出。它并非孤例,而是浙商实践“地瓜经济”向外延伸的万千藤蔓之一。当浙江有限的资源与浙商蓬勃的创业激情激烈碰撞,“走出去”成了必然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全国各地建立的浙江商会如坚韧的藤蔓网络,在异乡土壤中为浙商构筑起遮风避雨的港湾与通力协作的桥梁。
湘土滋养,浙商写就华章
湖南这片热土,见证了一批批浙商从零起步的传奇。早期温州商人,肩挑手扛低压电器走街串巷,他们像“蚂蚁军团”般,把浙江的产品一点一滴渗透进湖南市场。二十年间,从艰苦推销到建立庞大销售网络,最终在长沙、株洲等地建成现代化工业电器产业园——这是浙商“走遍千山万水”的生动脚注。
义乌商人则将“市场基因”深深植入湖南腹地。长沙高桥大市场、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中,浙商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将浙江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敏锐的商机捕捉能力,与湖南本地的商贸传统巧妙融合,共同织就了宏大的商业版图,这是“说尽千言万语”的沟通智慧与“想尽千方百计”的创新精神在湘江之畔的完美实践。
四千精神:穿越时空的坚韧力量
湖南浙商的二十年跋涉,正是“四千精神”光芒的折射:
走遍千山万水:从东海之滨到三湘大地,地理的跨越是创业疆域的开拓。在湘浙商人数已超30万,浙商在湘总投资额超万亿元。2024年湖南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金额中,来自浙江的投资额为627.1亿元,占比6.7%;今年1至5月,来自浙江的投资额为203.7亿元,占比6.7%。
说尽千言万语:每一次合作达成、每一个市场开拓,背后是无数次沟通、协商与诚信的积累。湖南省浙江总商会二十年间调解纠纷、促成合作不计其数,是“信”字当头的浙商本色。
想尽千方百计:从传统商贸到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的华丽转身,是在湘浙商面对挑战时展现的无穷智慧与灵活应变。一位商会元老感慨:“没有路,就用脚踩出来;没有市场,就用心造出来。”
历尽千辛万苦: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从早期资金短缺、环境陌生,到市场竞争白热化、产业升级压力,每一步都是汗水与毅力的凝结。正是这“历尽千辛万苦”的韧性,支撑着他们穿越经济周期,在湖南深深扎下根须。
地瓜经济:藤蔓万里,块茎深扎
浙江虽自然资源不丰,却成就了当代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其奥秘深植于“地瓜经济”模式——藤蔓(产业、资本、人才)向全国乃至全球尽情伸展,汲取阳光雨露;块茎(总部、研发、核心产业、精神根系)始终深扎浙江沃土,为藤蔓提供不竭养分。
湖南省浙江总商会会长陈旭荣曾深情言道:“湖南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但浙江,永远是我们的根。”据不完全统计,600多万省外浙商创造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同期浙江省GDP的80%。换句话说,浙商在省外又再造了一个“浙江省”。同时他们用大量资本、人才、先进理念持续“反哺”浙江。
二十载光阴如湘江水奔流不息。湖南省浙江总商会二十周年庆典上,新老浙商共话未来。当年挑担闯荡的青年,如今已是引领行业的企业家;新一代湘浙融合的“商二代”们,正带着全球化视野与数字化思维,续写父辈荣光。从湖南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浙商群体的身影日益清晰而磅礴。
浙江资源匮乏的土地,却奇迹般孕育了当代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其核心密码,正是那看似朴素却蕴藏无穷力量的“四千精神”与“地瓜经济”哲学。当藤蔓向着阳光与雨露无限延伸,地下的块茎便在这生生不息的循环中汲取更深沉的力量——浙商故事,正是精神根系如何滋养商业奇迹的东方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