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企业试点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制度

2025-09-23 17:31:18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姚恩育 通讯员 市闻)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路径。9月22日至23日,浙江省推动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现场会暨特种设备“三员一总监”试点推进会在瑞安召开,旨在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效能。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通过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监督检验发现的质量缺陷年均超过50万项。2024年,因设备制造、维修检修、安装拆卸导致的事故占比约15%,而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的事故占比超过80%。在浙江,近五年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中,无证上岗占比较高。

“今年我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态势,随着特种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依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核心在于压实多方责任,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需要落实多方责任,目前我省共有约33.4万家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帮助企业夯实管理基础,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处负责人指出。

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全国总工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制度试点,浙江成为试点省份之一,并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50家试点单位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各地市也选取了一批试点单位。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部署开展了特种设备“改革深化年”和“服务优化年”行动,指导企业选齐配强“安全员、监督员、护航员和安全总监”,全面厘清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具有浙江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三员一总监”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特种设备领域“三员一总监”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配备安全总监35.7万人、安全员38.6万人,同步组建205人省“千锤百炼”护航员队伍,选聘一线职工监督员达300余名。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宣讲、走访服务等形式,开展精准帮扶,提升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

作为试点地区,瑞安市率先出台特种设备安全“三员一总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场监管、工会、属地、特检院四方联合,构建共同治理体系。安全总监、安全员根据要求,完善落实企业特种设备“一单”“两责”“三记录”,压实压牢“日排查、周管控、月调度”制度。“监督员”是企业内部的“吹哨人”,通过工会选聘、企业内部程序产生职工监督员,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离得近、看得真、听得清”的优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预防和减少事故,瑞安已聘任一线职工监督员50人,合计发现隐患100余条,均闭环处置完毕。“护航员”由市场监管部门、经开区管委会、温州特检院共同组建,对试点企业定期开展“安全体检”,解决技术、管理难题。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制造企业,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红线、底线、生命线。据总经理朱彦介绍,自今年7月瑞安市《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管理规定》实施后,职工监督员带头开展专项排查,推动全员上报隐患1437条,其中特种设备类超50条。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重要契机,锚定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制度体系、风险防控、数字赋能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提质增效。深化特种设备安全职工监督员制度试点,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指导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选齐配强“三员一总监”;以锅炉安全提升、燃气管道治理、电梯维保质量提升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现场执法检查;加强智慧监管,积极构建“全流程风险智控、全过程溯源倒查、全链条闭环管理”的特种设备智慧监管体系。(市闻)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