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的焦虑相比,秋天的“金蝉”从容多了

2025-10-23 16:51:28 世界浙商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顶住压力,实现平稳增长。不禁让我想起今年春天那场关税战影响下的企业朋友们。大家都还好吗?

位于绍兴柯桥的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当时的受访企业之一。作为全球窗帘销售的隐形冠军,“金蝉”2024年销售窗帘达1000万套,产值8.7亿元。其中,美国市场占绝对份额,每10户美国家庭就有一户用“金蝉”的窗帘。

彼时,关税战起,美国客户不断打来暂停发货的电话,“金蝉”的仓库一下子“货”满为患。

产线上,生产节奏全部打乱。由于市场不同要求不同,原来做美国市场的工人全部重新培训,再调配到其他市场的产线上。

能不能挺过这道难关,公司上上下下心里都没底。

再回头看,那真是一段“打仗般”的艰难日子。

秋风起,当我再次走进“金蝉”,看到的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这批是发往中东国家的”“那批是发往韩国的,7月份以来一直在赶货,7-8月往韩国发了27个集装箱,以前平均只有10个左右。”总经理杨卫笑着说。

与春天的焦虑相比,秋天的杨卫舒朗多了。

没被关税战压倒,源于杨卫在今年春天部署的绝地反击。

4月5日,他在微信朋友圈发文:“今日份思考:在全球巨变中怎样安身立命?在历史的洪流中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

顾不得迷茫,4月12日,美国加税政策发布后第10天,杨卫背上最新的布料,前往哈萨克斯坦。6天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拜访商务局官员、深入商超调研、听取商户意见……

杨卫(中)拜访客户。企业供图

真真是应了那句话:想都是困难,干才有办法。这一趟行程,坚定了杨卫关于分散风险、布局全球的战略构想。回到柯桥后,他马不停蹄地做了另一件事——为进军欧洲、中东市场招兵买马。

整个4月,他在线上与数百位跨境电商人才深度交流,有会德语的、意大利语的、阿拉伯语的,只为找到最合适的人才。

与此同时,驻扎杭州的“金蝉”跨境电商团队也迅速调整。这支80多人的团队是“金蝉”的“尖刀连”,每年为“金蝉”创造7000多万美元的销售额,主要来自美国市场。“4月份以后,我们明显往欧洲、中东市场倾斜。”“金蝉”跨境电商负责人鲁汉萍介绍。

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卖往美国的产品,并不能直接卖到其他国家。”鲁汉萍解释,比如中东市场,当地客户更喜欢素色,同时因为阳光更加强烈,遮光性要求也会更高一些。为此,“金蝉”设计了三层面料,中间专门加一层黑丝。

也就是说,每开拓一个新市场,产品的材质、风格、工艺、尺寸都要重新调整。

但这没有难倒基本功扎实的“金蝉”。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金蝉”都能迅速响应。短短半年时间,“金蝉”的全球销售版图,越打越开。

当前,“金蝉”产品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金蝉”在欧洲市场实现了成倍增长,已经占到公司跨境电商总量的15%。中东市场也实现零的突破,拥有了可喜的5%的份额。

“金蝉”打开新市场。企业供图

随着新市场的成功开拓,“金蝉”的底气更足了。更添杨卫底气的,还有国内市场的稳步上升。今年1-8月,“金蝉”销售额不降反增,同比增长20%。

订单饱满,使得“金蝉”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产线一直在满负荷运转,新的车间已在筹备中。

杨卫最新的朋友圈里写着:“‘金蝉’招客服和业务销售,招车间主任,招缝纫工,招主播,招运营,各种招。”

“明年继续扩产。”杨卫说。

“在历史的洪流中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杨卫说自己依然没有答案。但当10月份特朗普再次宣称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消息传来,杨卫更加确信,未来依然是一场持久战。

杨卫的2025年,让人不禁联想到当下的杭州,从暑热难消突然转为寒意逼人,大家都在积极适应骤变的天气。就像春天那场关税战,外贸企业外部气候骤然变冷,陡然间的变化,大家只能硬着头皮主动去适应。杨卫的故事告诉我们,每走过一个过不去的坎,也会新长出一层的坚韧铠甲。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