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金,撬动科技创新 浙江省出台意见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2025-09-12 11:48:26 世界浙商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超9000亿元、2030年突破1.1万亿元的目标,并围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大主体构建“全链条投入机制”进行设计。

科技创新的钱该“如何投、投给谁、如何持续投”?科技创新如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记者邀请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解读。

记者:今年谋划出台《意见》,有何考虑?

答:《意见》出台,是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决策部署的务实之举,旨在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机制。《意见》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目标,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通过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以科技创新大投入推动产业创新大产出,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底座,加快提升我省区域创新能力。

记者:接下来,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如何助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答:《意见》提出,浙江将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强化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生态支撑,建立完善上下贯通、属地负责的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着力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到2027年,浙江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90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速高于科技创新投入增速,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支撑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到2030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1.1万亿元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4500亿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记者:科技创新的钱该“如何投、投给谁、如何持续投”?

答:《意见》的核心逻辑在于“双轮驱动”:政府通过财政资金 “保底线、引方向”,企业借助市场机制“提效率、扩规模”。

政府投入“只增不减”。政策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预算“原则上只增不减”,且财政科技资金增幅需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根据《意见》,优化调整投入结构,加大科研平台、人才引育、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投入力度。构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定期举办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化完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值得关注的是,政策首次提出“力争11个设区市研发经费占比均超全国平均”的目标,意味着浙江正从省级统筹向区域协同发力,避免创新资源“虹吸效应”。

企业投入“奖补结合”。直击企业“不敢投、不愿投”的顾虑,浙江打出“组合拳”: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遴选评比机制,分级分类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对研发强度高、基础研究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比例给予财政奖励;建立国企研发费用“刚性增长”机制,要求省属国企研发费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

高校科研机构“打通转化”。政策首次明确,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双一流196工程”“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机制计划等载体,推动高层次人才向双边流动。与此同时,深入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四大计划”,大力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

记者:《意见》中,哪些内容能助力创新生态建设,也最能体现我省特色亮点?

答:《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政策生态优化上“软硬兼施”,体现我省特色:

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围绕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两篇大文章”,坚持长期主义的坚定和干在当下的紧迫,全力抓好科技创新投入,有力支撑创新浙江建设。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原有科技投入统计体系有待深化完善、政府投入结构还需优化、有效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作用不够等问题,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指标体系,构建半年度监测、年度研判机制,优化调整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推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速高于科技创新投入增速,加快提升我省区域创新能力。

三是坚持市场主导、企业支持、政府参与。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筹发力,以政府“真金白银”投入为引导,以生态为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实质性贯通,深化推广“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机制,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四是坚持上下贯通、属地负责。建立省委科技委统筹领导、省委科技办牵头推进,多部门和各设区市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管行业就要管科技创新投入”,将科技创新投入情况纳入年度经济形势分析和设区市主要领导述职内容,着力压实部门和地方主体责任。

记者:接下来,浙江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对科技创新进行全周期支持?

答:根据《意见》,将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做大做强省科创母基金,并明确引导社会资本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制度设计让每一分钱都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激发最大的创新潜能。

浙江强调全生命周期支持。比如此次提到的开发“概念验证贷”“中试贷”等专属金融产品,覆盖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推广“先用后转”“先投后股”保险,降低企业技术转化风险。数据显示,浙江力争通过金融创新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千亿元,形成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保险产品的多层次支持体系。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