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0% AI“织”出诸暨袜业新经纬
2025-09-12 11:48:10 世界浙商
今年的第19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上,“爱花型”袜业AI大模型火了。
展台前,研发团队核心成员田坤握着鼠标,一次次向客商演示操作。他输入了关键词“复古波点+莫兰迪粉”,不过两秒,十几款风格各异的袜子设计图便铺满了屏幕。“您看这花纹的细腻度,还有颜色的还原度,跟人工画得一模一样!”田坤侧身让开位置,向围拢的客商展示细节。
“这是我们亲手‘喂大’的AI大模型,就像自己孩子一样。”讲起这款大模型的功能,田坤语气里满是自豪。
“爱花型”是由浙江阿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袜子行业AI大模型。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阿大互联负责人钟耀栋的“袜业焦虑”说起。在袜业江湖摸爬滚打十多年,他对行业痛点了如指掌。全球每三双袜子,就有一双来自诸暨。近年来,大唐袜业推进设备升级、工艺创新、数字赋能,整个大唐街道有数字车间200多个,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智袜业集群。“设备升级了,车间数字化了,可利润薄、款式撞脸的问题还是没解决,不从设计端破局,早晚被淘汰。”钟耀栋在多次对产业链调研后,坚定了这个想法。
钟耀栋一直在和设计难题较劲。10多年间,他进一步摸清了中小袜企的生存困境:没有专职设计师,只能从外部购买有限的设计稿,难有新意,还可能踩中版权雷区。要想真正推动袜业行业变革,必须依靠更强大的技术力量。2020年,阿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打定主意要用数智化手段,把大唐袜业的产业链重新“织”一遍。
“AI的能力,主要靠‘喂’数据培养。”钟耀栋对研发过程的艰辛记忆犹新。为了让“爱花型”真正懂袜业,团队累计输入数据超10万条。“那段时间,办公室的灯天天亮到后半夜,程序员们盯着屏幕调算法,眼睛红得像兔子。”钟耀栋回忆道。
第19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现场,阿大互联研发团队向客户介绍“爱花型”AI大模型。共享联盟·诸暨 周志豪 摄
传统袜业设计,曾是一条漫长的“苦路”。设计师画好稿后,还得靠人工将图案转化为袜机可识别的点针图。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耗时间,一款袜子的点针图往往要画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且还需反复沟通修改图案,部分复杂图案还画不出来。如今,AI只需1分钟,就能生成准确率超95%的点针图。
可点针图功能刚上线时,差点让人泄了气。田坤点开了1.0版本的测试图,屏幕上的袜子花纹歪歪扭扭,有的颜色偏差很大。团队并没有因此气馁,一边优化算法、提升算力,一边持续“投喂”优质点针图数据,短短几个月就迭代到3.0版。自今年8月功能开放以来,已有20多家袜企用它生成了近5000份点针图。
浙江品味说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是“爱花型”的忠实用户。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设计成本降了70%,效率提升了40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批量定制,现在说做就能做!”更让他放心的是,只要设计图被买走,平台就会立刻下架,再也不用担心版权纠纷。
如今,钟耀栋的办公室里多了一张新的规划图,上面画着“爱花型”与上游面料商、下游袜机厂的对接链路。“现在只是设计端的改变,未来还要让AI帮企业选面料、算产能。”他指着图上的“C端定制”板块说,“以后普通人也能自己设计袜子,输入任意关键词,就能拿到专属款式,这才是大唐袜业该有的样子。”
在大唐袜业主产区,不少袜企也正逐步探索AI在生产监测、库存管理等环节的应用。诸暨袜业正以“爱花型”为起点,逐步构建起覆盖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AI应用生态,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袜业企业设计师团队使用“爱花型”AI大模型进行设计。共享联盟·诸暨 周旦 摄
【短评】
变革从“足下”开始
当传统袜业与人工智能相遇,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设计到仓储,从生产到物流,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让这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大唐袜业的转型之路清晰勾勒出传统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阿大互联的袜业AI大模型将打样周期从传统流程的数天缩短至秒级——这不仅仅是降本增效,更是彻底打破了创意与生产之间的壁垒,也让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日常。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革,推动AI赋能制造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随着更多企业拥抱数智化,袜业乃至整个传统制造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